结婚有人没来没随礼有什么大不了

2015年12月17日 11:00   来源:红网   陈王伟

  大凡国人结婚,总会办几桌酒席,请来亲朋好友热闹一下。请贴发出去了,来不来是人家的事。没来没随礼,可能有各种原因,也可能觉得交情还没到那个份上,可能因为真的有事耽误了忘记了。如果有心,人家过后会补上,如果压根就没有随礼的意思,那也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不过据《重庆晚报》报道,12月6日,重庆的老裴结婚,有四位同学没有参加婚礼也没有随礼。12月13日,老裴特地发短信约饭,邀请了这四位同学参加晚宴,四位同学准备了礼金补上,有两位一开席就离开了,这场晚宴成为“最尴尬晚宴”,最终不欢而散。

  晚宴成为一场“最尴尬晚宴”,同学之间闹得不愉快,甚至在媒体上大倒苦水。但是老裴依然觉得冤。老裴说了,婚礼办完后,“越想越不舒服,甚至觉得以后见面或是交往都会十分尴尬,为了日后见面不尴尬,才摆下了这场饭局”。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越想越不舒服是真的,但是以后交往的尴尬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尴尬属于那四位同学,是他们没来参加也没有随礼,会觉得不好意思。老裴有什么可尴尬的?真正让老裴不舒服的,应该是这四位同学当中,以前曾经请过他的,他都随礼了,现在却没有随礼。还没有结婚的,将来可能还要请他,他还得随礼。在这礼尚往来当中,他都是“亏”的一方,他心里不舒服。

  本来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不过,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的年轻人当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红包也水涨船高,动则五百,关系好的已经上千。结婚办酒席大多会有盈余,而随礼的压力反而更大。在有人情交往的人当中,请不请可以看成是一种博弈。假设有人情往来的双方是A和B,红包均为500元,办喜事的成本是人均300元。对于A来说,A请客,B不请客,A盈余200元。B请客,A也请客,A付出300元,但是如果A不请,那A要付出500元。所以,不管B请不请客,A请客总是对自己有利的。反之,对于B也是这样的。请客是他们俩人的全面的严格的优势策略。有趣的是,如果双方都不请客,双方的付出均为零,但是没有人会选择互不请客,这当中还有其他因素。所以结婚请客是老裴的必然选择,但是偏偏遇到四个打破规则的人,不参加也不随礼。老裴心里不爽,于是才出了再次请客这一招。

  在这里并不是以小人之心度老裴之腹,从老裴请的人当中可以看出端倪。老裴请的四位同学都是没有随礼的。如果老裴请的不单单是这四位没有随礼的同学,而是包括在山城的其他同学,场面一定不会如此尴尬;如果老裴不是在婚礼后的一周之内就发短信约饭,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邀请,同学也不会认定老裴是冲着红包来的。遗憾的是,老裴偏偏这样做了。

  实际上,无论是同学、朋友还是亲戚,都有亲疏远近,有铁杆,也有八杆子打不着的。来或不来、随礼或不随礼都是正常。来了固然说明人家看重这份情谊,不来也没有必要计较。随礼了,下次人家请你,还人家一个人情就是了,关系也近了。如果没有随礼,说明关系没有到那个份上,是自己请得有问题,本来就不该请。既然老裴自己意料到再次约饭会出现尴尬,还要再请这次客,也要自我反思一下做人的问题。老裴在错误的时间做了这件错误的事,纯粹是多此一举。不请,将来可能还是同学,只是情份差了;请了,反而可能是“绝情宴”了。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