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担当者担当,激励“铁的担当”

2015年12月16日 07:3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娄辰

  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近日所作的题为《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报告,在当地干部群众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思考干部担当问题,在当前背景下具有很现实的针对性。随着强力反腐工作向纵深推进,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地贪污腐败的少了,但另一个问题浮出了水面——有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宁可不做,不要犯错”。

  与贪污受贿相比,这种“当官求平安、万事不担当”的现象也是一种腐败。这种软腐败就像“慢性病”,虽然不会马上致命,但会慢慢腐蚀党的肌体,危害不亚于“硬腐败”。软腐败者吃粮不干活、占位不办事,阻碍了发展,影响了事业,如同拦路石,不搬开就不能继续前进。

  让软腐败者靠边,给敢于担当者撑腰,才能切实保护好勇于改革、敢于担当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挺直腰杆,甩开膀子,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的人,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差错,只要不违纪不违法、顾大局为人民,组织上都应当采取宽容、宽厚的态度,鼓励他吸取教训整装再发;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人,很有可能会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并因此受到一些非议、干扰,甚至被人找茬,此时组织上应当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他们,让他们有底气、能够“豁出去”;专注工作、埋头苦干的同志,往往不事张扬、不善经营,甚至少有人情世故、不拘小礼小节,对于他们一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为他们遮风挡雨、共担风险”,“为他们撑腰打气、加油助威”,让探路人专心谋事,让开拓者奋勇前行。

  为敢于担当者撑腰,本身就是对敢于担当者的一种担当。只有树立“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正确导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才能让懒官、庸官无处容身,让勤官、能官脱颖而出;只有我们建立“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有效机制,敢于担当的同志才会真正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推进“四个全面”,需要更多干部有“铁的担当”。为担当者担当的人,才是自身硬的“打铁人”,才能激励更多的干部有“铁的担当”。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