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从“80后”到“90后”,乃至如今的“00后”,一直都伴随着他们的求学经历。禁补,却是教育部门为了让学生减负而一直在推行的一项措施。终于,介于这两种针锋相对境况风口浪尖的家长们,这次在武汉喊出了自己的声音——“周四下午3点在武昌区教育局门口有一场签名请愿活动,目的是请求教育局恢复高中晚自习和周六的校内补课!希望家长们支持!”近日,这样一条通告在武汉市高中学生家长群中引起轰动。(12月12日《工人日报》)
家长的意思很清楚,不补课,就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来高考会输给其他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不公平。家长们反复强调:“除非全省都不补课,否则,就应该恢复补课。”所以,宁愿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也得让学校补课。从家长联名请愿的情况看,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有人认为,家长不好伺候。以前,主管部门对补课没有做严格的规定时,面对课业繁重的孩子,家长强烈要求教育部门为学生减负。如今,教育部门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努力为学生减负,家长又不干了。这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其实,这未必准确,对家长而言,有失公允。
孩子的成长,是家长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自然就是家长最高兴的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同时,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目前的教育还是唯分数论。现行的高考政策,决定了高分才是最好的出路。所以,埋头学习和轻松成长是矛盾的,难以兼得。相比之下,家长更愿意放弃孩子的轻松和快乐,而让他们沉浸在学习之中,为进入更好的大学而奋斗。何况,有些孩子一到放假就不知道怎么安排时间,甚至会学坏。在家长眼里,这些都是问题,都需要依赖学校来进行统一引导。
有人认为,家长的担心并不是问题,教育部门在推行素质教育。只要家长从小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假期能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自己也能合理规划时间。否则,学习再好也没有用。而且,学习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家长完全可以给孩子报个班,让他们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兴趣爱好。
平时学习,假期上辅导班,这是不错的搭配,甚至是一些孩子的“标配”。但我们应该看到,现行制度下,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才是最放心的,如果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外面再好的辅导班,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次要的选择。
更让家长担心的是,在禁止补课的条件下,各种辅导班应运而生,准入门槛不一,办班条件各异,甚至有些是打着辅导的名义骗钱,识别难度高,“货比三家”时间长,让家长和学生“很受伤”,降低了家长的信任度。何况,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孩子而言,报辅导班其实是一种奢侈。费用昂贵是其次,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辅导班,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都是一种困难。即使有一些人“识时务”,在这些地方开班了,因为各种原因,也无法达到城里那种火爆的程度,彼此难以融洽。更多时候的情况,一边是孩子周末在辅导班里热火朝天地学习,另一边的孩子在家无所事事。
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很多工作在于家长去做,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做好。我们要看到,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很多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解决好的。面对禁补,家长联名请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们希望给孩子加压。更在于,他们对正处在改革中的教育方式不适应,在于他们对孩子受教育方式的焦虑。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主导,全社会一起努力去解决,全部交给家长和孩子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未免过于残忍,甚至会逼迫他们放弃。
禁补,是改革中重要的一环,但简单而粗暴地一刀切,并没有配套的考试改革去配合,只会引起家长的意见反弹。如何做到两者兼具呢?教育部门还有更多的功课要做。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