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1日,初为人父的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脸谱”上深情更新状态,是写给刚刚出生的女儿的一封信。除了宣布女儿出生的消息外,扎克伯格夫妇还承诺将他们持有的“脸谱”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出,用于慈善。
这封信和其在信中所作出的捐款决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的社交网络中被刷屏。尽管对于豪捐举动,也仍不乏动机上的猜测,但这封信中所透露出的父爱和责任,已经冲破国界和文化背景差异,让无数人动容。
在信中,扎克伯格不仅对社会进步抱以乐观的肯定,更从疾病、教育、环保、企业家精神等方方面面,指出了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做的更多更好的地方。
“我们会尽我们所能让这一切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所有孩子都有一种道德责任感”;“我们能否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让你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明今天无法想象的东西呢”;“我们是否可以培养出企业家精神,让你们能够创建各种企业、迎接各种挑战,以促进和平和繁荣呢”……这些问题相信不只是一位父亲所关注的事,更可能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从社会到个体都义不容辞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让孩子生活得更好”,这一点其实在所有的进步文化中应该都是相通的。如鲁迅曾就在谈论“如何做父亲”的文章中写道,“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在扎克伯格这里,它表现出了更多的超出个人层面的“父爱”——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下一代”,不只是某个区域,而是整个世界。对于再平凡的普通人而言,这一观念也未尝不具有启发意义,例如,它可以是让自己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个体之于社会的责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由这封信所引发的公共围观,也让一向在职场之外低调的扎克伯格更深入地被外界所了解。如他很少对外披露自己的家庭信息,注重个人隐私,简约的着装,“保守”的消费……与我们一般所认定的富豪生活方式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虽然不必去刻板的比较这两种生活方式上的优劣,但扎克伯格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具有代表性的旨趣,对于目前规模不算小的中国中产阶层而言,其实已构成一种文化上的审美。或许没有人能够轻易地模仿扎克伯格,然而其所展示出的财富理念、家庭观念乃至生活方式,则很难不让人进行比较并反思。
要解释“扎克伯格”是如何诞生的,人们可能立即会想到社会文化层面、职业层面的种种原因,但今天“扎克伯格”的流行,已经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证明,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跨越国度和文化的界限,那就是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和信仰,正如这位新晋父亲在信中所写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正义或是慈善,而更是为了伟大的人类进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