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之间频发口水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除了投诉和广告战,电商平台之间的针对性“打击”措施层出不穷。比如,苏宁去年曾发布多则广告,以辱骂性的语言,将苗头直指天猫商城;今年和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后,又将矛头对准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京东。而就在前些天,京东还实名举报天猫强迫商家“二选一”。对这一举报的调查结果尚未出炉,近日天猫最大的食品电商“三只松鼠”在京东的旗舰店又莫名其妙地被关闭又被开放。委屈的小松鼠赶紧表示,“我们并没有站队,不参与平台之争”。此前,京东曾发布公告,称某平台要求品牌商家不得参与包括京东在内的其他平台的促销活动,并表示“对于个别商家迫于压力临时停止正常经营或退出活动的行为,京东将永久终止与其合作”。
市场竞争中,宣传和炒作是必要的,但是要有度,既要遵从起码的道德准则,又不能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类似人身攻击型的广告未免有失节操,如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更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严厉打击。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今年9月颁布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电商平台不得“限制、排斥平台内的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第三方交易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该规定已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如果“二选一”情况属实,京东和天猫都难逃处罚。
其实,电商促销完全可以节操与美感并存。前几年,京东推出的“迟到”系列广告,以幽默、夸张的表现形式走红网络,还突出了京东极速送货的优势,令人记忆犹新。最近,天猫也发布了一组宣传海报,用吉列剃须产品、kindle阅读器等产品组成了天猫标志性的猫头,被网友们称为“史上设计得最好的双11海报”,在朋友圈频频转发,连不少美术设计业内人士也叫好。少些低俗的炒作,多些有品位的佳作,不是很好吗?
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电商促销大战能够为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带来实惠,而诚不愿见因为电商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损害有关各方利益的现象。希望电商们能够强化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既创造漂亮的销售业绩,也创造出经典的营销案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