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通报今年冬季扫雪铲冰保障准备情况,今年北京将设141处融雪剂禁用区,同时设置57处自然融雪点,以补充地下水。(11月12日《新京报》)
以往大面积使用的融雪剂大多以氯化物为主,虽然效果明显,但如果后续大型除雪机械设施跟不上,必然会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对路面、以钢铁为主的道路基础性附属设施等产生腐蚀,含氯积雪融水更会对地下水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而,对背街小巷等禁用融雪剂,同时推广人工扫雪和小型除雪机械等方式,鼓励人们参与扫雪活动,既保护环境,又锻炼身体。
在禁用含氯融雪剂的同时,北京市今年专门提出推广非氯化物融雪剂的使用。后者以玉米等植物秸秆为原料,经过发酵等技术加工而成,无毒无害,在自然环境中可代谢,对混凝土、钢铁无腐蚀,同时作用时间长,无二次封冻,对交通影响小,这样的推广使用虽然在成本上有所提高,但此举背后彰显出一种绿色务实的城市管理思想。
另外,北京市专门提出将开辟57处建筑工地和城市河湖作为专门的积雪消纳点,采取自然融化的方式处理积雪,此举更让人耳目一新。虽然增加了扫雪、集纳、运输等成本,但为城市积雪找了一个最理性的归宿。让积雪在自然条件下消融,雪化成水后直接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北京这种“科学融雪”的管理智慧,值得各地学习。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