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刚柔并济才能让城市和谐宜居

2016年06月14日 10:19   来源:南方网   

  为平衡城市秩序与商贩利益,海南三亚市探索了一种更包容、更精细的城管模式:划出特定的经营地点和时段,避免小贩影响交通出行;明确责任,哪家门口哪家负责,谁弄脏谁清理;登记造册,出现纠纷,也能找得到人;动员“候鸟”老人、青年成为志愿者;设立“城管110”。(6月13日《人民日报》)

  在许多城市,城管与商贩都上演过“猫鼠游戏”。这边厢,商贩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要寻找谋生渠道;那边厢,城管要守卫公共秩序,让城市生活更有品质。城管和商贩的摩擦与纠纷,根源于不同角色规范之间的矛盾。在城管强势、商贩弱势的格局下,城管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权力身份。

  伴随着社会变迁,公众对城管文明执法有了更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同样的工作职责,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更加人性化、更具可操作性,将文明执法落到实处,是城管面临的一个现实考题。 “摆摊没人撵,纠纷有人管”在本质上是城管的一种角色回归——从管理转向服务,把“运动式执法”变为规则化、常态化运行。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让老百姓在城市生活得更加美好,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根本标准。那些在城市里摆摊的商贩,大都来自进城农民工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就业困难群体,如果生硬、冰冷地剥夺他们的谋生机会,不可避免会引发他们的抵触甚至激烈对抗。尊重和回应他们正当的利益诉求,寻找商贩和城管最大的“价值公约数”,才能从根本上消弭“猫鼠游戏”。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遵守规则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则的利益的支持,这种规则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能大打折扣。对于商贩来说,取缔摊位就意味着丢失了一个“饭碗”;对于老百姓来说,取缔摊位就意味着消费需要找不到一个便利的出口。有些时候,商贩和消费者成为利益共同体,以一种隐蔽的低姿态方式来规避城管。

  法国社会学家福柯认为,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治理从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让柔和、间接的教化模式过渡。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对违规或者不达标者采取相应的惩罚举措,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能力。三亚城管并没有任由商贩“野蛮生长”,而是通过分时段管理、登记造册、划线经营、提升公众监督等方式给商贩戴上“紧箍咒”。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商贩更有“获得感”,离不开社会治理观念的重塑和更新。城管不能一味迷恋“强硬的力量”,却忽视“柔软的力量”。刚柔并济的社会治理创新,既有助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也有助于城市的和谐宜居。(南方网 杨朝清)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