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脱光”才是“双十一”最好的礼物

2015年11月12日 10:31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光棍节”来临,“光光”们安否?国内一相亲网站11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上广深四地,广州女北京男“恐光”感最强!96%的受访广州单身女性有危机感,而广州单身男心态则超淡定,五成以上表示毫无危机感。据悉,本次该网站在旗下8500万单身会员中进行网络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样本选取的是北上广深四地的适婚男女。(11月11日《广州日报》)

  11月11日是光棍节,单身男女自然成了热门话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多达1.8亿。再者,越是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等城市,越是盛产光棍,且“恐光”感越强。特别是,我国持续30多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累计多出生3000多万男性,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出现“光棍危机”,也并非是危言耸听。可见,尽管光棍节被商家炒得风生水起,但对于单身男女来说,“脱光”才是“双十一”最好的礼物。

  不可否认,即将来临的“光棍危机”,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婚姻挤压”现象。由于婚龄男女人口出现较大落差,男性超常规多于女性,一定时间后,就会有大批“光男”出现。试想,“光男”多了,家庭还会和谐吗?社会还能稳定吗?更为严重的是,性别比偏高,不仅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中国人口的婚配、就业方面的性别结构,而且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形成,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规避“光棍危机”,一些企业将婚恋服务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如有的企业设置“失恋假”,有的企业老板当起了“妇女之友”,等等。企业推出婚恋服务是个双赢的举措——帮助适龄男女更快地在一个城市建立起稳定的感情甚至家庭,而稳定的家庭更容易带来对工作稳定的渴望,两者的良性互动,自然也就帮企业和人才都解决了后顾之忧。然而,随着“光棍”一族数目的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见,企业推出婚恋服务,并非治本之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同样也需要为企业和人才市场提供服务的政府相关部门,有开放的心态,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要知道,在“双十节”,多一个“脱光”者,社会就多一份发展红利。特别是,从长远看,化解“光棍危机”,当反思性别比治理。治理男女性别失衡,必须得到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实行疏堵并举。比如,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对“养儿防老”的需求。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