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酸礼物”募捐不能总当马后炮

2016年06月03日 08:37   来源:千龙网   桂全宝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最心酸儿童节礼物”微信刷爆网络:在江苏南京,一位80后妈妈刘女士从超市盗走“一点杂粮、一个鸡腿、两本儿童读物”准备送给患病的孩子。警察接警得知刘女士的盗窃动机后,对她批评教育后予以放行。网友获悉刘女士的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现代快报》还联合某商业网站发起了微公益募捐活动。(6月2日《现代快报》)

  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读罢这则新闻心酸欲哭。同样是儿童,昨天的节日过得各不相同:富裕之家为孩子一掷千金毫不吝啬;寒门之家恐怕为孩子买支铅笔也囊中羞涩。文中的刘女士家庭就属于后者:本就收入微薄,女儿又身患重病,并不昂贵的三件礼物对她来说却有点“不堪重负”。

  为了了却孩子的心愿,刘女士的母爱战胜了理智,盗窃超市商品。虽然有悖社会道德但却又符合人伦之情。欣慰的是:她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警方对她从轻处理,超市予以免单。事后得到了爱心人士和媒体的援助。无论是警方、超市,还是媒体、商业网站都值得点赞。

  然而,“最心酸儿童节礼物”戳痛人心,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爱心援助为何屡屡出现“马后炮”——等到心酸故事浮现才伸出援手?

  当前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很分散,既有官方组织的,也有民间自发的,既有非政府组织的,也有商业运作的。分散的组织结构造成了公益慈善的无序混乱。一方面需要帮助的没有得到及时帮助;另一方面对需要帮助的有时又出现过头过度。

  这种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大量存在,且影响到慈善公益的初衷。这就给公益慈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如何做到未雨绸缪、精准滴灌。

  一是公益慈善需未雨绸缪。比如对于重特大疾病,应统筹各级各类慈善组织建立重特大疾病慈善基金,凡是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可通过申请、审批获得援助;再比如可以设立困难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凡是家境困难的妇女儿童在接受政府救济之外,还可以通过低保凭证定期获得小额援助。

  二是公益慈善需做到精准滴灌。像儿童节礼物完全可以通过量身定做解决困难家庭的一时之需。譬如,儿童节之前慈善公益组织发起“微心愿”募捐活动,让有需要的家庭通过“微心愿”认领解燃眉之急。其他“三八节”、“老年节”等节日,也可以通过类似方法精准帮扶、解决需求。

  另外,亟需建立全国统一的公益慈善信息网,公布所有公益慈善组织的机构名称、账目进出、援助对象、运营成本等信息,接受政府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统一配置慈善援助资源,让有需要帮助的群众随时找到援助组织。

  今天有困难群众今天捐,明天有困难群众明天捐,这是典型的“马后炮”举措,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公开信息、未雨绸缪、精准滴灌,才能避免“最心酸、最泪奔”募捐现象的频频发生,也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