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诗人爆红,“谈诗”正变得流俗

2015年10月30日 10:44   来源:光明网   然玉

  近日,北京9岁男孩梁胜杰(笔名铁头)的一组诗作在网上广泛传播,其中《爱情》、《如果妈妈是只小贱猫就好了》《出口》等作品引起广泛争议。他也被称为“最小诗人”。28日,铁头的妈妈回应网友质疑称,诗歌是少数人的共鸣,孩子的创作则是情感与情绪的出口。据了解,铁头的妈妈自2009年9月7日就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上记录儿子铁头的生活点滴,并陆续将铁头用铅笔写在本子上的诗作,以照片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10月29日《京华时报》)

  这是诗人的寂寥岁月,这是诗人的喧嚣年代。一边是职业诗人境况惨淡,一边却不断有“诗歌票友”一夜蹿红。世易时移,角色反转,所有这一切,让人诧异而又感伤。当诗歌本身的荣耀不再,写作者独特的身份魅力,便越发显示出一种“决定意义”。也恰是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脑瘫诗人、最小诗人,才会被迅速奉为草根偶像,继而又迅速被置之于舆论的泥潭。一次次,普罗大众不断挖掘出新的“传奇”,转而又试图草草将之否定。

  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诗歌的关注兴趣,已经由“文本指向”变成了“个体指向”。写诗者身份的新奇性,总能在第一时间引发热议。其与“正统诗人”的形象落差越大,便越是容易成为被聚焦的对象。脑瘫的余秀华、年幼的铁头,人们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总难免会在意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很可能就调低了心理预期,甚至于产生某种审美错觉——所谓“因人论艺”,从来都充斥着极强的主观性,以及价值立场上的游移。

  铁头的诗歌,真的足够好吗?或者说,他的诗歌,当真配得上如此之多的关注吗?之于此,虽是见仁见智,但有几点终究是确定的。首先,倘若以文艺评论的严苛标准量之,其诗也许只能算是泛泛之作;再者,他的某些诗作中,所流露出的成人化、早熟化倾向,本身就是可疑的成长危机。剥去那暧昧的诗人光环,铁头或许只是一个需要更多关爱、更多认同的孩子。

  当然了,他就是一个孩子,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被推向风口浪尖,不过是机缘巧合。要知道,我们素来有着根深蒂固的神童情结,又素来喜欢“假装谈点诗歌”;我们总是习惯于去起哄、去“造神”,又总是喜欢以刻薄的智者姿态质疑一切……最小诗人,自始至终都是被赋义、被解读的对象。他满足了某些人内心的隐匿需求,又触碰了另一些人的脆弱神经。那轮番的唇枪舌战,早已与诗歌无关。

  各式走红的异类诗人,只是兜售着一种戏剧化的个人故事,只是充当着不愿正经读诗者的“替代方案”。当余秀华、铁头爆红之后,“谈诗”正变得流俗。网络之上,那种浮夸、草率、偏执的话语口径,正在取代我们关于严肃诗歌的审美趣味和批判传统。

(责任编辑:屈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