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电信运营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反倒是,有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9天用完了平时30天的量”。业内人士称,无论是不是运营商使用技术手段修改流量数据,或是消费者安装的软件“偷流量”,运营商都应该站出来自证清白。(10月26日 央广网)
天算不如人算。在李克强总理的亲自部署下,“流量不清零”终于破冰,哪成想政策尚未满月,手机党们的“喜大普奔”就被泼了一瓢冷水,丰满的理想再次遭遇骨感的现实。如此逆历史潮流而动,相关部门知道吗?三大运营商,出来走两步吧。
天底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如果说10月1日以后个别消费者出现了流量消耗过快的情形,尚且可以理解,而现在是很多消费者不约而同地吐槽流量消耗过快,这也过于巧合了,人们怀疑运营商动了手脚,手机流量里有猫腻,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流量不清零,但消耗速度快了,“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这小算盘打得太精了。
跟强势的运营商打交道,弱势的消费者总摆脱不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手机网络流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计费装置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偷流量”等问题,完全由运营商说了算,运营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消费者只有挨宰的份儿。此外,运营商设计的产品既专业又复杂,消费者不可能对流量情况做出相对精准的判断。
当然,嫌疑再大也只是嫌疑,况且还存在消费者安装不良软件“偷流量”的情况。但基于上述原因,到底是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冤枉了运营商,还是个别运营商干出了“鸡鸣狗盗”的丑事,三大运营商必须站出来给社会一个说法和解释。对运营商来说,把流量说清楚,打消社会疑虑,以自证清白,举手之劳而已。
比“偷流量”更可怕的,是电信运营商自己监督自己、流量计量监管空白的尴尬现实。移动互联时代,通信计量是公众最关注的民生计量问题之一,也是消费纠纷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而监管却不存在,即使出现了纠纷,消费者的权益也很难得到保护。目前,浙江已立法监管网络流量计量,明确赋予了计量主管部门对电信运营商网络流量计量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此举应在全国推广。
总之,面对流量为何消耗如此之快、究竟谁是背后的“小偷”、流量计费是否存在猫腻、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流量计量监管空白何时填补等问题,三大电信运营商不能沉默,相关部门更不能沉默。偷盗行为是可耻的,也是违法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