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和担当助推梦想

2015年10月27日 09:45   来源:人民日报   袁仁国

  从上世纪50年代步入工业化进程到今天,贵州茅台从小作坊式的企业迈入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企业阵营,实现了蜕变和成长。我们的成长,既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深刻转型的坚实步伐,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开放环境。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品牌,贵州茅台一直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秉承着特别的责任感。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在其提出的“金字塔理论”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四个层次:即首先是经济责任,企业需要盈利,对股东负责;第二层是法律责任,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盈利不能去破坏法律法规;第三层是伦理责任,主要是指道德层次;最后是企业自愿执行的责任。

  这么多年以来,贵州茅台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与卡罗尔教授的金字塔理论不谋而合。

  从1998年步入市场经济到2014年,贵州茅台累计实现茅台酒产量30.8万吨、销售收入(含税)2158亿元、上交税金788亿元——在中国白酒行业,贵州茅台每年的纳税额度遥遥领先,并成为全球酒业中核心产品单品销售收入最高的企业。

  大企业承担大责任,大品牌应有大担当。作为全球知名企业,贵州茅台不仅拥有卓越的品牌基因,更具有强烈的责任情怀。

  国际社会有个共同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才储备,才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竞争力。为了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同时唤起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升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自2012年始,贵州茅台与中国青基会、贵州团省委共同发起了“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茅台每年出资1亿元,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按每人5000元标准,对全国2万名考入二类本科以上院校、品学兼优、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新生进行资助,为他们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铺路奠基。今年,该项大型公益活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茅台已累计捐资4亿元,帮助8万名学子圆梦大学。

  事实上,贵州茅台对社会责任的坚持,远不止于此。在我看来,履行社会责任绝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要见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也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茅台把“爱我茅台,为国争光”作为企业精神,强调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始终把发扬传统产业、光大民族品牌作为己任,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倾力支持公益事业,用行动践行使命,以奉献诠释责任,就是要打造最具爱心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品牌。

  多年以来,茅台已经累计投资数千万元用于改善公司所在地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对机场、桥梁和高速公路等的建设。与此同时,茅台还致力于赤水河的生态保护,将这条白酒“母亲河”的环境保护作为公司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2014年开始,茅台开始每年捐出5000万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并决定将这项捐赠在未来十年内保持下去。

  从社会效应上来看,基础设施的改善直接带动了地方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的发展。此外,新机场的启用和高速公路的投入使用,将直接加速提升当地的物流网络。对于赤水河的保护,客观上使当地居民能够拥有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态生活环境。在茅台的帮扶下,还使仁怀市的许多农民通过种植有机高粱走上了富裕之路。

  这些年来,贵州茅台投入巨资,大力支持国家文体教育事业,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参与扶贫济困和赈灾救灾。贵州茅台先后帮助汶川、玉树、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区和西南大旱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援建百所希望小学、百所希望食堂,为西部150万名农村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捐助贵阳孔学堂1亿元助推国学发展,捐赠5亿元用于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打造了“国酒茅台·国之栋梁”等一大批公益品牌。“十一五”以来,仅在公益事业方面就累计投入13亿元,成为行业内唯一连续七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开创企业新未来,勇担社会责任也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面向未来,茅台要把可持续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进程中承担更多责任,锻造中国民族工业品牌脊梁,不断向伟大企业的目标迈进。

  (作者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