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捞一把”让多少官员晚节不保?

2015年10月26日 09: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王惜朝

  10月初,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秘书长胡建华因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8月31日,南昌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时民因涉嫌受贿犯罪被立案侦查……23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近两年,我省至少有14名市县区人大、政协领导落马。(凤凰网 10月24日)

  记者统计发现,这14名领导落马时的年龄大多为57岁、58岁,均临近60岁。其中57岁的4人、58岁的3人、59岁1人、62岁1人(另5人不详)。14人中大多是2011年(大约在55岁~57岁的时候)任人大、政协领导职务的。对此,社会称之为“59岁现象”——指一批有权势的人物临近退休之前,利用自己的权力“狠捞一把”的一种现象。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让这些本可安享晚年的官员倒在了快退休前。一个清清白白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干部,到了临退之时却想利用最后的权力“狠捞一笔”,落得个“晚节不保”的悲惨下场,令人痛心又可恨。

  中国近年来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既“59岁现象”,是指一批有权势的人物临近退休之前,利用自己的权力“狠捞一把”的一种现象。值得警惕的事,即将“退休”的关键时期,趁着在位时“捞一把”的领导干部大有人在,最后倒在了这官场“绊马索”上。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他们在即将“功成身退”前为何却守不住临门一脚?

  有些领导干部因为心理不健康因素潜伏已久,再加上快到退休的时候受到“客走茶凉”的刺激,往往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失衡心理,结果被金钱所击倒,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

  有些领导干部以“劳苦功高”自居,总感觉年轻时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到老了,只能靠基本的退休工资生活,与一些老板相比,觉得划不来,吃亏了,以前“傻”了,于是趁临老时捞一把,以让晚年生活过得更风风光光。

  有的领导干部觉得到了晚年,风光不在了,应该为自己的子女留下点什么,让子女一辈子衣食无忧,当官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吗?这种思想一旦滋生,就会在临退前狠捞一把,殊不知最后身败名裂。

  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如何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晚节,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性,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严峻考验。一个守不住晚节的官员,最终的结局必定焦头烂额。

  作为领导干部,要警惕临退前的权力疯狂。如何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晚节,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性,这是对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严峻考验。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要多想想古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告诫,多学学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教诲,时刻提醒自己“慎终如初”,时时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保持好晚节。这样,我们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给自己的政治生命画好完美的句号。否则,临退前等来的却是晚节不保。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