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百善孝为先。无庸置疑,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孝敬父母的良好意愿,但事实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我们的这种孝心只是停留在自身一厢情愿的主观想像之中,与父母的内心期盼和实际需求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形下,导致孝心没有落进父母的心坎里,并没能让父母真正开心快乐,其结果使得孝心的成色成效大打折扣。
俗语经常讲,打枪要看靶。只有对准靶位,才能枪响靶落。同样,尽孝要看心。只有对准父母的期盼,适应父母的需求,孝心才能具有实质意义,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否则如若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想像,注定是盲目无效、徒劳无功。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期盼的孝心不在一时的热情,重在时常的问候。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节日无疑是一次弥补日常尽孝不足的绝佳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给父母多说说话、多做点事,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想法。想当然地认为,这样就能立竿见影、一劳永逸,迅速让父母开心快乐起来。殊不知,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孝不在一天两天,贵在时时常常。父母固然在乎和看重我们节日回家团圆,但更期盼和希望我们时常的关心问候。一句话,尽孝永远没有突击时和完成时,只有常态时和进行时,重在平常,贵在一贯。为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应把尽孝全部依靠和寄望于节日来实现,而应该更多地体现和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只有一年365天,天天都想着尽孝,天天都关心关爱父母,父母的心理才能始终开心快乐,避免出现因节日的来去而上下振荡波动。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期盼的孝心不在物质的满足,重在精神的充实。为了即将来到的节日,无论是能如愿以偿回家的,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回家的,我们许多人早已做好备足了给父母尽孝的心意。有的给父母准备了漂亮的衣物和时尚的饰品,有的准备回家给平日省吃俭用的父母购买营养补品和美味佳肴等等。这种孝心更多的体现在物质生活上的层面,殊不知父母缺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情感。因为没有儿女在身边的他们,在精神情感上难免孤单失落。作为我们儿女尽孝,应从关注物质生活层面转向重视精神情感层面,多让父母选择和参加类似于舞蹈班、书法班、摄影班等适合他们兴趣需求、有益他们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以此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老有所求、老有所乐、老有所得。这才是排解他们情感孤独和内心寂寞的智慧之举、根本之道、长远之策。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期盼的孝心不在人身的陪伴,重在心灵的相伴。节日总是有期限,同父母团圆相聚的日子总是有限和短暂的。对此,我们很多人总是感到自己工作忙、时间紧,对自己不能天天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而心存愧疚和遗憾。殊不知,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能理解自己儿女工作忙、时间紧的苦衷和难处,也并不奢望我们天天陪伴和守候在他们身边。他们更渴望的是我们的心能够跟他们紧紧联在一起,期待我们每天能够给他们打上一个电话、聊上几句家常。而这些都是举手之劳,是我们每一个人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和完成的。诚然,工作忙、时间紧固然是常态常事,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总不至于忙得连给父母打一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一句话,关键还是心里是否想着父母、装着父母。否则,任何的理由和条件都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借口和托词。
人人都有终将老去的那一天,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今天我们怎么对待父母、孝敬父母,将来我们的儿女就会怎么对待我们、孝敬我们。因此,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想他们所想,解他们所难,让我们的孝心精准落进父母的心坎里,这不仅仅是我们心中装着父母、关心关爱父母的具体体现,也是言传身教示范、关心关爱自己的长远之举。
(责任编辑: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