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进餐厅吃饭”是在测什么?

2015年10月14日 07:25   来源:红网   张松超

  最近有个视频流传很广,它拍摄的是一个流浪汉进餐厅吃饭时,其它顾客的反应。视频显示,面对极少数顾客的刻薄和店长的为难,大多数顾客都挺身而出,为流浪汉讨回公道,也让他感到了陌生人的关爱。短短五分多钟的视频,可谓是满满的正能量,引起了网友的纷纷转发,赞美声一片。

  看完这段视频,不少人心中都会流过一股暖流,它让人们看到,面对陌生人被诘难,不少普通人还是会纷纷伸出援手,所谓“人间自有真情在”,并不是停留在荧屏上,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普通的生活中。但对于不少人所说的“这就是普通人对流浪汉的态度”等类似声音,我却不敢苟同。

  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不赞同这种“造假”测试,恰恰相反,我倒认为构建一种虚拟的场景,亦能测试出普通人的真实反应。但这却并不能得出“人们在普通生活中对流浪汉的态度是友好的”等类似的结论。不信可以试想一下,假如这里拍摄的是那些在公共场合乞讨的流浪汉,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结果不难想象,相信会有不少的路人,不仅不会给他们施舍,反倒会存在一种反感的情绪。“有劳动能力为啥不去找个工作呢”、“又是骗子”、“收入比我还高呢”……毋庸置疑,这样的声音肯定会存在。如此一来,单凭流浪汉去餐厅吃饭的测试,恐怕并不是真实呈现出人们对这一群体的真实态度。但两种场景的不同反应,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而那段“流浪汉进餐厅吃饭”的视频,它又是在测什么呢?

  在大众传播领域有个著名的原理叫“拟态环境”。它指的是人们所处的特定信息环境,实际上并不是客观环境的真实还原,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重新建构的一种环境。不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中,这就说明类似的测试,完全能够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然而,至于这种反应能证明什么问题,则需要厘清这里的拟态环境,到底是由怎样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

  其实,流浪汉进餐厅吃饭所构建的信息环境,并非是简单的温情、友爱、互助等人际关系的符号代表,因为这种环境在多种场景当中都可以呈现,但为何对于餐厅就餐的场景设置,人们的反应会不一样呢?我想是因为进餐厅吃饭是一种权利,它不能以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尤其是在公民权利日益觉醒的现代社会中,对弱势群体权利的践踏,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就必然会遭到人们的一致谴责和声援。

  而在这里,人们对流浪汉的声援和关爱,其实并不是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宏观态度,说白了,它在本质上仅仅是在帮助流浪汉,来争取到本该属于他的那份吃饭和消费的权利。要看到,这里的拟态环境,其实呈现的是弱势群体的权利被戕害的信息,而不是不夹杂任何诱导元素,单纯是一个流浪汉的人物角色呈现。

  这也就意味着,“流浪汉进餐厅吃饭”所测试的结果,并不能得出人们对流浪汉有好感、对陌生人并不冷漠等类似的结论。它只是证明了对个人权利的维护,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视,而那些对个人权利的享有进行等级划分的行为,注定会引起公愤。当然,这也是一个好现象,亦并不妨碍这则视频是在传递正能量,只是这里的正能量在本质到底代表着什么,却同样需要我们去厘清。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