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 挖掘消费潜力

2015年09月28日 06: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方烨

  ●较为严重的“消费抑制”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稳定性较差,并且容易遭受外部冲击。此外,“消费抑制”使得一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改善较慢,没能同步享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要着眼于将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重点鼓励和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推动居民消费迈向中高端。

  ●可考虑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在此基础上,考虑推进家庭差异和负担的综合所得税改革,切实降低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税负。可适当提高国有企业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补充用于民生和社保支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表示,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消费水平和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发展型享受型阶段。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依然偏低,甚至是“畸低”。长期的“消费抑制”使得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拖累了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和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有条件扩大居民消费,但也不能走美国过度消费的老路。未来,我国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消费的规划和政策,继续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为扩大各类新兴消费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高玉伟介绍说,2010年之前,我国消费增速一般低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4515美元。随后几年间,人均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达到7594美元。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有力地带动了消费支出的增加,其增速开始超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了经济发展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巨大实惠。

  经验表明,在生产和消费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就会发生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近10年,我国居民消费特征逐步从简单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升级并重。除了食品、居住支出之外,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是当前城乡居民最重要的消费选择。交通通信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突出体现在汽车、手机逐渐更为大众化地使用,甚至有成为生活必需品的趋势。文教娱乐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较高地位,体现了对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重视。未来,伴随信息化、网络化、老龄化而来的信息消费、健康医疗、文教娱乐、旅游休闲等将主导城乡居民消费趋势。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居民消费率经历了不断降低的过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13年122个经济体平均居民消费率为64.2%,而我国仅为36.1%(2014年为37.7%),低于绝大多数经济体。从时间轴看,从2006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率已经连续9年低于40%;从1990年开始,连续24年低于50%;从1970年开始,连续44年低于60%。从上述任一时间段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低的。

  高玉伟认为,尽管特殊的制度、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但是较为严重的“消费抑制”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稳定性较差,并且容易遭受外部冲击。此外,“消费抑制”使得一部分城乡居民生活改善较慢,没能同步享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

  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验所做的考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率会逐步提升。首先,美国是在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后逐步达到高消费率国家的代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均GDP超过1万国际元后,消费结构随即出现拐点,服务消费占比上升、商品消费占比下降,居民消费率很快提升到60%。尽管消费支出的增速变动较大,但消费率企稳后一直保持在60%-70%的较高水平,成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表明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经历了后危机时期居民部门去杠杆之后,2013年美国居民消费率仍高达69.8%。其次,欧洲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大多在50%以上,2013年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分别为62.4%、59.8%、56%和54%。与美国相似,这些国家居民消费率的特点也是高位企稳。英国的居民消费率从20世纪70年的52.1%提升到1998年的60.1%之后,一直保持着60-65%的水平。

  借鉴各国成功经验

  “国际经验表明,一方面,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体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居民消费,特别是无限制地鼓励信贷消费、超前消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各国居民消费率演变的一般趋势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合理扩大居民消费支出、提高居民消费率有其必然性。未来,我国促进消费快速增长需要借鉴各国经验。”高玉伟说。

  首先,收入增长是促进消费的第一驱动力。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较小的收入分配差距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保障。美国消费的崛起就是建立在经济繁荣与收入提高的基础之上的。高玉伟认为,经过30多年的较快增长之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已经具备一定的收入基础,未来几年内较好的收入预期以及趋于改善的收入分配也有利于推动消费增长。从年龄结构上来看,80后、90后消费能力日益增强,未来将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偏好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信息电子产品、网络和手机购物、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信用卡支付等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的接受度更强。近几年“光棍节(11月11日)”,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网商推出各类促销活动,1天内几百亿的销售额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些相对年轻的消费群体购买的。当然,老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会增加对养老、医疗、健康、护理等的消费,同样也会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步伐。

  其次,未来预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均等的社会福利等有助于减少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提振消费信心,使居民“敢消费”,从而拉动居民当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英国是高福利、高保障国家的典型代表之一。经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英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极其复杂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了受益普遍性原则,不论地域、收入的差距,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权益。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国还有7000万低保人口、7000多万贫困人口,社会兜底、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区域统一的社保体系仍然有待建立,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标准尚需提高。在住房、医疗、教育等价格上涨较快的背景下,城乡居民面临来自实际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扩大消费存在较为明显的后顾之忧,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往往受到较强的抑制。

  再次,消费信贷是美、日等国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助推力。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过度消费模式,导致经济金融系统长期失衡,最终引发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这一模式存在显著缺陷,难以成为全球样板或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消费信贷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5年3月末,我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超过12万亿元,累计发行信用卡4.24亿张,信用卡信贷总额6.2万亿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消费金融经营主体相对较少,经营模式比较简单,金融产品和服务还不够多元化,相关的征信市场才刚刚起步,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最后,适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有效手段。高玉伟介绍说,一直以来,鼓励居民消费都是美国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美国通过出台财政、货币和收入等多方面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消费。一是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减税退税等财政政策。二是实行了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0-0.25%之间。三是实施高工资、高福利等收入政策。多领域消费刺激政策的配合实施对美国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日本在经济下行阶段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居民消费率,也与其出台的提振消费政策密不可分。1998年和2008年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时,都曾采取过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但从实际效果看,一是扩大消费规模的幅度相对有限,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较小;二是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不够持久,扩大消费缺乏可持续性。未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消费,既要注重满足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又要着眼于培育居民长期消费的能力,以利于形成良性的消费和经济增长模式。

  考虑补贴特定消费

  要想成功借鉴各国经验促进消费快速增长,高玉伟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一要明确制定覆盖城乡、收入、社保、产业、就业等领域的“消费倍增计划”,从顶层设计上部署加快消费增长和升级。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与这一“收入倍增计划”相对应,消费不仅与民生关系最紧密,同时也逐步成为稳增长的主引擎,因此有必要提出和确定“消费倍增计划”。要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出发,瞄准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将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消费促进规划结合起来统筹制定,既注重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又不忽视消费需求的培育。要着眼于将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重点鼓励和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推动居民消费迈向中高端。

  二要从改变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入手,扎实推进消费领域相关配套工程。高玉伟提出,首先,要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搞好让城乡居民“能”消费的基础工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在此基础上,考虑推进家庭差异和负担的综合所得税改革,切实降低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的税负。可适当提高国有企业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补充用于民生和社保支出。其次,进一步健全社保、医疗和养老体系,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可承受能力的条件下,适当提高保障水平,让城乡居民后顾无忧“敢”消费。第三,要提高居民扩大消费的安全性,推进消费安全相关立法,着力改善消费安全环境,从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大力发展符合信息化、网络化要求的物流业、快递业、物联网,打造跨区域跨城乡的低成本快捷物流网络,让城乡居民消费更加便利。

  三要完善和落实热点消费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不鼓励过度借贷消费、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但可考虑对特定消费给予补贴。高玉伟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行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支持政策,明显刺激了家电、汽车、手机等产品的消费。要从引导和规范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相关服务等方式,推进消费便利化措施。要加强抽查、检查,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灵活休假,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健康、医疗等行业,为旅游、养老等消费增加创造出时间和空间。吸取美国鼓励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导致经济金融失衡的教训,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健康有序成长,稳步有序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等业务。借鉴我国和国际上扩大消费的有益经验,针对新兴的消费热点,选择那些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新能源汽车等,按照合理的条件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