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明年将有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包括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的60万居民将首先开始享用。产品覆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调味品等。(9月24日 国际在线)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自然杯弓蛇影。这些年,国人跑到邻居家里去买油买面的冷笑话,不断上演为出境游中的悲怆现实。这既弄得一些国内标准很丢人,也让一众中国厂家眼红得牙痒痒。电饭煲马桶盖倒也罢了,连大米和酱油也“全球购”,这让成熟的商品市场情何以堪?
“供港生鲜”来了,这对于处在食品焦虑阶段的市民来说,是个让人心安的好消息。自1962年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和铁道部开通“三趟快车”,为港澳供应鲜活商品至今,供港食品以99.999%抽检合格率,铸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令人艳羡又称奇的是——目前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如此大范围的供应量,仍旧达到“五个9”的安全率,即使在全世界,都可以算得上是真金白银的“传奇”。回头想想,这个“传奇”又令人黯然神伤,同样的厂家、同样的市场,也许差别的只是终端价格,但问题是,为了食品安全,内地消费者也未必接受不了稍高的价格体系,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享受不了舌尖上“五个9”的安全率呢?
有人说,“如果说港人食品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我们可能过去十年就是一个时代的恐慌。”这话也许有些夸张,当然也不是说“供港生鲜”需要原罪,而是我们明明可以做到、明明可以做好,却在某些领域放任着监管、忽略着秩序。据说供港的茄子,一株只允许生长3根茄子,多出的就要打掉,确保长出的茄子尺寸大小均匀;但其实内地消费者未必如此讲究,只要保障茄子是安全的、是干净卫生的,也就罢了。大小也好,美观也好,都是底线之上的诉求。
真正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供港生鲜”质量过硬,并非就是标准天下第一。比如以腊肉为例,内地标准明显高于供港标准(供港标准亚硝酸盐要求不高于200ppm,而内地要求亚硝酸盐不高于30ppm);再以大米为例,日本检测范围明显更为广泛(日本要求检测579项指标,而国内标准检测项目在50项左右)。可为什么,“供港生鲜”还是整体质量优良呢?第二,“供港生鲜”很多来自内地,说明内地食品企业的质控体系与生产能力,完全够得上“国际一流”的水准,那么,为什么内地市场还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问题频发而公信扫地?
道理并不复杂,历史也早就证明:一切内外有别的“货物”,多在于监管之严苛,然后生产者心存戒律,良性循环之后,就成了毋庸操心的惯例。一句话,供港产品之所以长期保持99.999%合格率,在于国检强大、持续、有公共财政保障的监管体系。数年前,我们当记得光明总裁对频繁国家抽查的抱怨,“对乳制品抽查太频繁 这么查会死人”。飞行检查也好,常态监督也罢,如果当真无缝到位,抱怨就会化为压力,压力就传递为保障质量安全的动力。
“供港生鲜”内销,要让好孩子不变坏,更要让坏孩子见贤思齐去学好。这两点,都挺难,但,再难也得向前。还是那句老话:食品安全,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