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应对“救命药断供”需建立预警机制

2015年09月16日 07:14   来源:西安晚报   武洁

  物美价廉本应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比如专门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本是一盒不到8元的普通药,但因为医院中难觅踪影,黑市上被炒到4千元,相当于正常价格的500多倍。(9月15日《西安晚报》)

  从抗癌药到罕见病用药,廉价而又好用的“救命药”,却频频遭遇短缺甚至断供,由此而引发药品短缺危机,不仅隔三差五便要上演,甚至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廉价好药何以短缺,又该如何保障救命药的供应,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不可否认,救命药短缺,“廉价”固然是个重要原因。假如廉价药生产不赚钱甚至赔本,断供自然是迟早的事儿。不过,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的确还不只是廉价这么简单。事实上,药品短缺问题如今已被世卫组织视作全球性挑战,就连美国的卫生体系也同样时常受到药品短缺的困扰。而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00种药品短缺的原因追踪来看,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市场监管与整合、制造商合并、原材料供应、产品召回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尽管国内药品短缺的原因,可能有自身独特市场因素,但对于药品短缺具体案例的深入追踪与原因定位,无疑是有效应对药品断供的重要前提。

  救命药当然不能太“廉价”,而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以刺激生产,保障供给。但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救命药的其他断供因素,也同样不应忽视。从国内药品断供的案例来看,供应商的数量过少,几乎是个共同特征。可以设想,即便利润尚可,过度依赖个别供应商也仍然意味着高风险。一旦供应商出现策略和产能调整,甚至只是升级一下生产线,都可能导致药品断供,这类案例也的确发生过。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障药品供应安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常识,当然不应违背。那些供应商过少的救命药,断供危机其实始终如同一柄悬而未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外,信息传递的不畅甚至误导,同样可能成为药品断供的诱因。保障药品供应安全,确保信息的透明传递,也就至关重要。而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发展,应基于医院购药与药企生产的现有数据,对药品供需关系进行预测,从而更有效的指导供需匹配,防范供需脱节。

  在这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措施,与制造商合作以防止或减少药品短缺的影响。这些举措包括提前通知、加快检查和灵活管理,并计划在日常医疗系统中建立透明度更高的供应链监控制度。通过对比订单、库存和每月消费水平,对药品供应情况始终能够保持警觉,适时提供药品短缺的早期预警。不仅如此,在没发生药品短缺时储备重要物资,未雨绸缪,确定后备供应商,寻找合作伙伴,以便在药品短缺时期进行合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些经验无疑值得借鉴。

  基于此,药品断供的背后,其实有着综合性因素。面对廉价救命药频频曝出的断供危机,唯有加强医疗系统用药信息的透明度,建立未雨绸缪的预警机制,完善药品供应与应急体系,才有望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