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救命药全国缺货暴露“治理盲点”(图)

2016年05月04日 11:27   来源:东方网   犁一平

  这个五一节,赵碧珍觉得特别漫长,她患有心脏病,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她的病友们等不及,已陆续离开,她一直在等待,但不知何时能等来“救心”的药。(5月3日《华西都市报》)

  心脏病往往属于急性救命药,即使慢性心脏病拖得时间久了,一旦加重或突变,那么生命的存续与否真的悬于一线——惟有“救命药”可以救命。但是,“救命药”鱼精蛋白却因为廉价而发生全国性缺货,令人吃惊不小,也诧异得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今年并非第一次。5年前,也曾经出现过。看来,这次“旧病”复发了!

  那么鱼精蛋白缺货到什么程度呢?据悉,有的病人等半月不来,有的病人等小半年没等到,有的医院有20多个病人因缺药不得不取消手术,有的医院仅剩10来支存货,留着给急重病人用的,这是生命底线,不能失守,所以不敢动。

  造成救命药全性缺货的原因是,药品价格低廉,企业不愿意生产。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家企业在生产鱼精蛋白,货源不足是主因。同时,个别地方对这种药品流通搞地域性限制,其中一家药企生产的药品不“外流”,加剧了药品供应压力和全国性缺货。

  廉价救命药全国性缺货,暴露了社会治理有“盲点”。一则,部分廉价药没有及时调整价格,药品利润微薄,药企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没有生产的极性。二则,部分药品价格虚高,药企包括生产和流通环节利润高企,药企追逐利益,放弃廉价药的生产,全线生产利润虚高的药品,赚得盆满钵满,哪里有兴趣生产廉价药呢?比如,当下“马甲药”多,原因就在此。对于这个问题,虽然饱受舆论诟病,但至今没有根本性好转。

  造成“廉药死”“贵药生”的原因又有两个方面:一是折射行政管控太死,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对部分廉价药作出价格调整,结果“卡死”了廉价药,这也是一个“常见病”。二是暴露监管失职、渎职、失控,对部分药价虚高、利益丰丰厚,药企争相逐利,导致药品市场供应出现“畸形”,高价药供过于求,廉价药供不应求,甚至停止生产。

  对这些问题,不能全怪药企逐利,问题的根源在社会治理有缺陷,药品市场环境有“病”。比如,本该适当放松对廉价药的管控,或适当提升廉价药的上限的,却不采取应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甚至长期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本该封杀“马甲药”和限制药品最高利润,但是,监管部门却坐视不管,放任自流。由于药品治理模式机械、落后,药品市场环境“病”了,市场失灵了,药品供应怎能不出现“廉药死”“贵药生”的畸形现象呢?

  因此可以说,如果不改变目前这种落后且混乱的治理现象,药品市场畸形的“病症”难以根治,全国性缺药现象难以杜绝,“看病贵”问题难以破解。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