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责任保障廉价救命药供应

2016年05月04日 09:20   来源:广州日报   禹海君

  赵碧珍患有心脏病,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今年并非第一次。5年前,也曾经出现过。有医生分析,这与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无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5月3日《华西都市报》)

  廉价救命药短缺已不是“新闻”,其出现的原因我们也不陌生,大抵离不开“利益”二字。虽然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廉价救命药过去面临的诸如生产成本高昂、利润空间大幅缩水等困境已经化解,但企业趋利的本性却无法用市场调控的手段改变。因为,廉价救命药本就用量不大,利润空间自然就不大,企业生产意愿难免会缺少。

  在资本逐利本性使然的现实下,我们无法对其加以道德指责。毕竟,即使单价抬得再高,药企恐怕也不会仅仅为了满足人数不多的特定群体,而开通成本高昂的生产线。更重要的是,廉价救命药的流通和储存成本也是药企不能承受之重。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面对急缺的廉价救命药,以及急需救治的患者,却不能无所作为。

  必须承认,市场总有短板,总有市场调节之手无法解决的地方,廉价救命药就属于这样的短板。就此而言,亟需政府宏观调控出手,在市场之外寻求破解之道。值得肯定的是,2015年2月,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卫计委等四部委已就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下发过通知,可见政府对采取宏观调控解决廉价救命药稀缺有所认识和行动。

  只是,此次试点不仅种类太少,仅仅针对4种稀缺药,而且缺乏动态的稀缺药生产目录。可以说,这样的试点远没有起到根治问题的效果,也无法体现政府的担当。如今,廉价救命药短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就足以说明宏观调控缺乏力度。对此,相关部门需要重新检视定点生产试点政策,更需要探索解决廉价救命药的治本之道。

  或许,只有加快推进廉价救命药定点生产试点,明确稀缺药目录增减规则,让市场解决不了的通通交由宏观调控。同时,建立完善稀缺药品交易平台,广泛收集市场需求信息,以提高定点生产种类的针对性,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储存配送链,实现需求与生产供给的协调,加大对黑市坐地起价的打击力度等等,廉价救命药才能不再成为舆论焦点。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