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一票否决制还需规范

2015年09月09日 10:10   来源:东方网   徐新明

  新华社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将在科学构建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过程中严守师德底线规范,以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惩戒,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切实在职务评聘中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9月8日新华社)

  师德“一票否决”,此举将净化教师队伍,纯洁教师心灵,我们为之叫好!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能弘扬教师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鼓励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们这个时代,教师依旧是给我们带来感动的主要群体。从汶川地震中舍身保护学生的谭千秋,到为救学生而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从克服困难坚守山村数十年的教师徐云玲,到主动去安徽偏远山村义务支教的上海职工查文红,无论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还是平时的默默奉献,他们都呈现了教师的崇高师德。如今上海切实在职务评聘中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就是要发扬这样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当然,在经济诱惑、应试教育等重重压力之下,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教师中,有的思想政治意识淡漠,言行中有损害国家利益;有的有偿补课、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还有的学术失范、行为不端,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等。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就要杜绝以上行为、事件的发生,提高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但是,“师德”并不是新名词,相关考核、评定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为什么依然避免不了一部分教师的师德滑坡?我们认为,关键这一举措,没有得到落实、到位。要将好事办好,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还需制度规范。比如,何为师德?什么标准?谁来考核?如何考核?

  “师德一票否决”应有明确的引导性。重视师德建设应该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学校各种考评制度注重成绩、升学率等,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个人业绩,而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缺乏刚性要求。教育部门能否将学校的师德建设不仅作为在职务评聘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教师有严重失德行为,能否问责学校,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师德一票否决”应从定性化转向定量化。考核师德需要一套科学的标准,当然,制定这样的标准很不容易。因为师德是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范畴是很广泛的。如哪种行为是有悖师德?师德考核,要便于操作。能否让师德标准从无形到有形,梳理成条款?这些具体标准能否让教师人人明白?

  “师德一票否决”的考核过程更应该公开化、公正化、规范化。譬如向学生家长索取礼品的老师,其不道德行为,领导和同事是看不到的,教育部门领导更难知晓。那么,师德考核能否探索让学生、家长参加?能否实行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当然,师德“一票否决”能否奏效,还要看在其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兑现,有没有监督执行的配套措施。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我们热切期盼,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师德不仅需要一项政策,还需要能够切切实实起到规范、落实作用;教师能真正做到以德为先,潜心教书育人。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