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精神障碍必遭惯性信任危机

2015年09月08日 07:42   来源:中国网   李晓亮

  今年端午小长假,因端午节当天一起南京城惨烈车祸,让这个本应轻松悠闲的度假氛围蒙上了一层血色阴影。“6·20”宝马肇事案,发生于南京秦淮区石杨路与友谊河路交叉路口,肇事宝马车闹市狂飙,而被撞马自达车,瞬间解体,车上两人当场死亡。

  简单回顾这起惨剧,是因本次这个额外小长假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这起案件终于有了最新进展,也是两个多月来,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肇事车驾驶员当时到底是处于如何癫狂失控的精神状态,才会导致如此危害公共安全的野蛮驾驶行为?

  这次小长假后给出的官方答案,同样引得舆论热议不休。官方发布的此案最新消息称,肇事嫌疑人王季进当时属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而法律人士表示,这一鉴定结果将会对今后的法院量刑产生影响,或许会参照后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9月7日《现代快报》)

  不出所料,“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果然遭遇“惯性普遍性信任危机”。这几乎是必然的。从新闻反馈看,点赞上万最热的前三条评论:“呵呵,短暂精神病,真敢整词啊。比小品说的还逗”;“南京,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下场你们懂,已经不敢扶了”;“南京法官,为什么你们的判决总是那么奇特。什么叫短暂精神病?”

  这三条基本代表了广大质疑声音。虽其中有些“隐语”,还有些属常识性错误,但不信服的基调是一致的。第一条或代表了最广大非医学或心理学专业普通网友的困惑——“啥叫‘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没听过啊。”

  这显然超出一般人专业范畴,段子手用东北土话意会歪解这专业名词,就是小品里宋小宝的口头禅——“蒙圈了”。既如此,人们第一反应,就和此前那些极端案件后专家解释中诸如“心因性疾病”“激情犯罪”等一样,因未闻其名不解其意,而从个体朴素经验出发,进而警惕揣测嘲讽这会不会是为“洗白”嫌疑人的无良杜撰?

  而第二条,隐去的则是向来名声不佳,且被公认开启“扶不扶”魔鬼之盒的罪魁——南京“彭宇案”。补足省略语,完整意思是,“彭宇案”在前,如今无人敢扶;如“短暂精神病”成脱罪利器,以后危险驾驶罪,会不会都有装疯卖傻躲责罚的无尽之忧?

  要回答前两条,其实查阅新闻,会发现早有先例——山东发生的驾车撞死人,女司机被认为“装疯”,后被鉴定“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时称“女版药家鑫”事件。(2012年11月23日《重庆晨报》)和此案完全吻合,如非天大巧合,此次就像完全复制了上次的轨迹。

  第三条,认为这是“法官判决”显是混淆了精神鉴定和司法判决的常识。但其隐忧也是“彭宇案”等被认为奇葩难服众的标志性案件。当然也有理性网友,赞赏南京警方未被民意裹挟,而恪守原则。

  我们当然愿意相信这个鉴定是权威的。但是网上的质疑也非完全多虑。毕竟,此案曾走过弯路:案发时,现场锡箔纸包装散落的“可疑白粉”,社交网络疯传,让人一度产生丰富联想。警方随即辟谣,粉末是玉米粉非传言的“毒品”。驾驶人不是吸毒致幻发狂失控。但关于车速的“狂奔”界定,徒惹非议。最后也证明时速近两百公里,这就不是激情驾驶,而是闹市的亡命狂飙犯罪速度了。

  警方公信在这些波折中一再打折。而此事,就算是鉴定结果可信,嫌疑人确实有精神疾病。那么也要回答,这样的精神状态,当初怎么拿到驾照的,之前有无精神异常的违法驾驶劣迹,如何处罚的。为何直到发生致死惨剧才发现精神疾病?这些都该是当地警方给出系列公信答复的。如果这些不能服众,在“急性短暂性精神病”鉴定上,屡屡遭遇惯性普遍性大众质疑就难以规避。信任起皱,再难熨平。类似新闻后,一再遭遇“南京!南京!”等硕大叹号的意难平的跟帖,您也别觉委屈,“今是”遭非难,也是为“昨非”买单,出来混,终须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