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纪念抗战胜利要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2015年08月28日 08:07   来源:红网   焦一帆

  每一顶作战钢盔下,曾经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滇西抗战纪念馆主厅,一共展示了1003顶钢盔,它代表着1942年浩浩荡荡奔赴缅甸抗日的十万三千名远征军。今日,滇西抗战纪念馆名誉馆长段生馗接受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采访时表示,这1003顶钢盔象征着牺牲的103141名中国远征军。(8月26日红网)

  70年的时间,可以是一个婴儿哇哇落地到满头白发古来稀的人生历程,可以是一个民族从羸弱到强盛的崛起,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从满目疮痍到焕然一新的沧桑巨变。

  如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赫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9.3”阅兵不是在对外示威,不是在恶意挑衅,更不是在崇尚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内战连绵,军阀彼此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列强划分势力、各自为营,积贫积弱的国家如同被宰割的羔羊般苟延残喘,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人,孱弱的国家受到列强欺凌,在国际舞台上毫无发言权。

  发展才能自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前,我们卧薪尝胆、蓄势待发,在伟大中国梦的引领下,各族人民拧紧一股绳,全国上下一条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调整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崛起的中国正演绎着一个民族不屈的历史,奋进精神和辉煌成就,也对外诠释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是对外示威,更不是唤起仇恨,而是呼唤和平。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目的是要牢记这一惨痛的历史悲剧,不能让历史再重演,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及一系列国际法,以维护人类持久和平。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是炫耀武力,更不是孤立排挤,而是共谋未来。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和多强并起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大国关系已经不再是零和游戏关系,而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大国之间谋求相互的合作已经成为时代主流,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中国是借纪念活动来对外传递中国态度,也是在昭示天下,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主旋律,一切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做法都会把自己陷入泥潭,国与国之间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基础上,才能寻到未来发展的道路,才能成功应对经济危机下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战争“血与泪”的教训不应再度重演,历史不仅属于过去,更是属于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为了更好地纪念这段历史,是为了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是为了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2016年07月01日
  • ·纪念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015年08月24日
  • ·共同纪念二战胜利不受杂音干扰    2015年08月21日
  • ·纪念抗战,历史不容忘却    2015年08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