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纪念抗战,历史不容忘却

2015年08月06日 07:31   来源:红网   赵蔚

  今日,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来到常德,实地触摸血染过的焦土,真实感受中国军魂。这里,曾发生过一段悲壮的抗战故事,500余名将士殒命于此。(8月5日红网)

  据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刘树高介绍,这场战斗中,阵地几易其手,虽然日寇的人数是第2营的数倍,但全体将士士气高昂,他们抱定“苟一息尚存,决不使敌占领河洑,既战至一人一枪,亦不放弃寸土”!烟硝已散,第2营的军魂犹存。

  战争的硝烟虽已随岁月风雨散尽,但历史的印记却深深地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也许我们不曾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我们一定无法忘记那段历史。

  正视历史,珍惜和平。如今,日本右翼势力大行其道,不但在“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铁的现实面前强词夺理、百般抵赖,甚至屡屡参拜靖国神社战犯,公然修改和平宪法,欲给日本侵略历史翻案,挑战当今世界和平秩序,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牢记历史,传承精神。回首七七,中华民族从挨打到觉醒的转折,正是因为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化作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铸就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坚定信念,淬炼出“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铮铮铁骨和民族血性。对于庞大的中国,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凝聚在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在和平年代,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传承这宝贵的抗战精神,凝聚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缅怀死难同胞,不是去嚼咀历史的苦难,更不是为了延续旧时的仇恨,而是为了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欣喜的是我们中国还在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应当时刻警醒,不能忘记曾经被挨打过的滋味。让我们永远不忘历史,努力开拓未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起和平与正义的伟大力量,同各国人民一起,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2016年07月01日
  • ·纪念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015年08月24日
  • ·共同纪念二战胜利不受杂音干扰    2015年08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