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才能被人民永远怀念

2015年08月25日 13:32   来源:新华网   党 周 庞书纬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去世已有近四年,如今老百姓说起他,依旧赞不绝口,甚至眼含热泪。

  是什么,让老百姓一直怀念尕布龙,一直怀念这位“省城里的好乡亲”?

  尕布龙生前常说:“我曾是个放羊娃,在党的培养下,当上了副省级领导干部。我牢记党的宗旨,一生从没忘记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心里装满了老百姓的疾苦。”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自家住宅当“牧民店”几十年,只为给在省城西宁看病、办事的牧民提供便捷;调研过程中多次落泪,只为农民生活依旧困苦;下乡轻车简从粗茶淡饭,只为减轻基层百姓负担;足迹遍布西宁南北两山,只为老百姓的深情嘱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尕布龙之所以数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是因为在他眼中,手中的权力是百姓给的,必须用于百姓;领导干部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绝不能贪图自我享受。虽然尕布龙是“平凡的”,他经常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然而他却用数十年的默默付出,诠释了党员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作为“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其一言一行,关乎党员干部整体形象,甚至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在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信念动摇、脱离群众的现象:调研“走过场”,决策“拍脑袋”,甚至唯GDP至上,唯“领导满意”至上。尕布龙的先进事迹,应当作为一面镜子,透视出党员干部自身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鞭策党员干部勿忘人民嘱托,牢记宗旨责任。

  如今,在全面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学习尕布龙先进事迹,首先应当学习他一心为民的朴素情怀,只有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才能真正俯下身子倾听人民疾苦,全心全意解决百姓困难,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好形象、好作风,树在群众‘家门口’、立在百姓‘心坎上’”。(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