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731部队: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最好佐证

2015年08月24日 07:09   来源:光明日报   

  731部队是日本精心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是二战期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制的大本营,也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入侵东北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违背日内瓦议定书,秘密组建了731部队,这支部队共设有4个专门进行细菌研究与实验的机构、4个支队,总人数达到3000余人。731部队组建伊始,就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细菌特种战邪恶部队,它完全服从于、服务于战争,开始了长达数年的、骇人听闻的细菌战与人体活体实验等反人类的罪恶活动。

  为了制造各种细菌武器,731部队分别对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结核等至少50种细菌开展实验和研究。为了尽快得到研究数据和更直接观察“实验”效果,他们竟践踏一切人类准则,强制使用大批中国人、苏联人和朝鲜人进行活体实验。他们用尽各种方法包括用活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被实验者无一不被残害致死,肢解尸体,焚化灭迹。他们肢解人体各部位的器官,制成标本,浸泡在标本瓶里,供教学研究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731部队仅在1937~1942年间就生产了1700余枚细菌炸弹,其中包括用于污染土壤的炸弹,用于播撒细菌云雾的炸弹,以及通过创口感染造成伤亡的碎片弹药等。一位前731部队的日军战犯供述道,自己当年在731部队的工作就是通过培养带有致病菌的跳蚤和老鼠来制造细菌武器。当时遵守的规则是“不准看、不准说、不准告诉别人”。如果有人想要擅自脱离731部队的话,他就会被日本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731部队将细菌武器用于残害大量无辜百姓,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无耻的行径,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一是受害范围广。日本进攻内蒙古、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等地期间,在广大地区都使用了731部队研制的细菌武器,致使这些地区鼠疫、霍乱、伤寒等烈性传染病暴发性大流行,制造了难以想象的人间灾难,有的甚至造成平民全家死绝的惨剧。二是遇难人数众多。据《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调研报告》一书的粗略统计:“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内地对20个以上省市实施了细菌攻击,疫情暴发蔓延约298个市县旗,造成传染疫患者约237万人,其中死亡者约65万人。”而始作俑者,正是邪恶的731部队。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为梦想的付出 让我不忍放弃    2014年08月15日
  • ·加强部队“三型”党组织建设    2013年05月03日
  • ·树立“三严三实”良好形象    2015年08月18日
  • ·一心一意想强军谋强军    2014年04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