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追捧5000元日本书包为哪般?

2015年08月24日 07:05   来源:西安晚报   辛木

  一个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日本小学生书包近日在网上受到追捧。据称兼带扫货目的的赴日游客,将目标由马桶盖转向了书包。有很多家长甚至表示愿意加钱找代购,就是为了让孩子开学能背上这个书包。在日本商场的书包专柜上,很多中国游客在抢购这一款书包,“有的人一买就是两三个”。(8月23日《解放晨报》) 

  许多家长追捧这款书包好像很有道理:比较挺括,经久耐用,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用到小学毕业;里面装了定位器,防止孩子走失;而且它是急救神器,小孩子没踩稳往后倒下去,书包会像枕头一样保护孩子的头部。地震时,孩子可以用书包护住头部。落水时,孩子可以借助书包浮力自救。

  不过,这款日本书包的上述所有优点,中国孩子使用的时候几乎全变成了缺点:形状固定,没法按压,中国的课桌椅没有那么厚的高度;书包是翻盖的,打开时幅度很大,拿书放书不方便;书包有钢板,自重不轻,再加上几本书和铅笔盒,就有六七斤重;容量太小,中国的孩子平时背这个书包只能放几本教科书和铅笔盒,其他的东西还得手里拎着去上学;定位器需要其他公共设施配套使用,在中国未必兼容;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不像日本那样多发地震,在大城市里也不存在落水的可能,所谓的“急救神器”反而成了负担。总之一句话,中国家长追捧的这款日本小学生书包,对自己的孩子来说其实并不实用。

  事实上,许多中国家长追捧这款昂贵的日本小学生书包,未必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的,更多的是一种盲目跟风。毕竟,绝大部分家长并未亲眼见到过这款书包,只是听说这款书包价格昂贵,便想当然地认为,贵的自然是好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令人神往的优点,于是便一窝蜂地抢购起来。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需要这些优点吗?类似的现象有很多,除了日本的马桶盖之外,还有一百多元一斤的日本大米(其产地竟然还是中国),几十元乃至上百元一个的日本苹果等。不知为什么,许多中国人的跟风效应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强烈,一旦有人盯上了,便立即一拥而上,根本就不考虑自己本来的购物目的和使用目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小学生这款书包,在日本商场里没有其他款式的书包可供挑选(这是个非常令人奇怪的现象),而放眼中国的书包市场,种类和款式很多,价格也便宜得多,正如一位在日本定居的中国家长所说的——“如果有挑选余地,为什么不挑一个又便宜又实用的呢?”不惜花大价钱托人代购这么一个几乎没多少实用价值的书包,好像不只是一个有钱和任性就能解释得过去的,背后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很是耐人寻味。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日本的书包与外国的月亮    2015年08月24日
  • ·日本书包,背不动民族品牌    2015年08月24日
  • ·孩子为何放不下“沉重的书包”    2014年05月21日
  • ·“逃”到美国,“书包”也很沉    2014年05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