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会议从清除各种“路障”、推广电子商务、创新市场监管、完善流动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众所周知,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虽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但是,现代经济实践告诉我们,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早已不是传统经济理论所描述的那么简单,消费在很多情况下扮演了决定生产的角色,成为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决定因素。就象目前一样,由于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影响了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协调,很多企业因为消费市场的疲软而陷入困境,甚至停产、关闭。
要提振消费,推动消费市场从疲软转向兴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减轻流通企业负担、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能力,可能是发展现代流通业、改善消费环境、推动经济增长最为紧迫的问题。因为,无数的事实证明,过高的流通成本,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而且严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重要的还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造成居民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受损。而流通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路收费过多,且缺乏有效的分配使用标准,最终影响消费的振兴,影响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协调,影响经济的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按照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流通费用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而我国则高达18%左右,且不包括很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如果加上这些方面的费用,比重要超过20%。也就是说,按照我国2014年GDP总量63万亿计算,仅流通费用就高达12万亿多,如果能够降到发达国家的比重,就能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6万亿以上,相当于全国财政总收入的40%。其中,公路收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过多、过滥、过密、过不规范的公路收费,还在很大程度了切断了生产与消费的联系,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的形成。以蔬菜供应为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大量产地严重浪费、销地价格很高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如果将产地的蔬菜运输到销地,仅公路收费就会让价格倒挂,自然,流通环节的经营者就不愿做这样的赔本买卖了。而这种现象,并不仅仅表现在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其他农副产品、包括价格比较低廉的工业产品,都存在类似问题。也就是说,有关方面收取的费用,不只是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还损坏和浪费着社会财富,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问题在于,虽然明知流通成本过高,已经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严重影响,制约了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协调,遏制了经济的复苏,有关方面似乎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如刚刚结束征求意见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就不仅没有为减轻流通领域的负担创造条件,反而提出了永久收费的要求。如此一来,在流通领域,仅公路收费一个方面,就将永远保持较高的费用负担,且会随着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费用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且会在公路收费的“示范”效应下,流通领域其他环节的收费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维持或增加,最终,所谓的降低流通费用、减轻流通企业负担、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说,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消费的提振,改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缓解企业的困难。尤其是实体企业,更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来保障。如果流通领域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流通成本过高的难题不能破解,不仅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难以协调,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毕竟,生产转型关键还要看消费转型,就算生产能够引导消费,也要有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成本的匹配才能达到。否则,生产越旺,浪费就越多、损失也越大。眼下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把重点放在去库存上,就是因为消费市场疲软。
所以,如何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清费减负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难关,是必须清除的一道障碍。其中,公路收费首当其冲。能否从公路收费开始,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打下基础,值得关注。而面对中央新的决策,收费公路条例是否还要坚持永久性收费,也值得观察。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