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营利式医院难免产生骗保怪象

2015年08月19日 07:16   来源:羊城晚报   王传涛

  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看病的“保命钱”。然而,在贵州部分地区,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再到私立医院均查出存在套骗新农合资金的行为,甚至医患合谋骗保。贵州省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等数个市州,近期公布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专项监察的结果,发现从县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私立医院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骗取新农合资金行为,塌方式集体沦陷的现象突出。(8月17日人民日报)

  医院骗保,这种事在当下其实并不新鲜。只是,见过骗保的,没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之前,骗保行为表现为多开药、开高价药、多做检查等,现在直接免费接送老百姓、免费住院、免费体检、免费吃饭……

  骗保骗到如此程度,既对国家有关福利政策和制度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构成了戕害,又让我国医疗制度的声誉严重受损。

  首先需要明确,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做法是违法行为,必须要进行严惩。但是,除了严惩之外,更应该反思的是当下的医疗体制。笔者认为,我国的医院大多是以追逐利润为出发点,因此,难免会生出以上怪象。钟南山院士曾讲,“现在大医院都在拼营业额,而不是拼抢救率。”大医院如此,小医院为了生存或是多发点奖金与福利,更想通过造假的办法实现套现。

  对于营利式的医院,只要无法实现“依项目定价”、“价格封顶”、“医药分离”等权力管控,那些漫天开价、乱开药、多开药、开贵药、多做检查的现象,都有骗取医保之赚。只不过,这样的行为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罢了。从这个角度而论,我国逐利化的医疗体制不改,医保基金以及广大患者的钱包是难以填满这个“无底洞”的。

  医院去营利化的改革早已迫在眉睫。今年5月,国办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之如分级诊疗、控制医药费不合理增长进行了明确的部署,更列出了“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等具体措施。但是,这样的改革能否见到真正的“疗效”,恐怕还需要广大国人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揪出医疗骗保岂能依靠运气    2016年06月14日
  • ·母女骗保获刑给谁敲响了警钟?    2015年12月21日
  • ·“骗保获刑”具有样本意义    2015年09月16日
  • ·医院骗保,别只打监管的板子    2015年08月19日
  • ·遏制联手骗保要引入社会监督    2015年08月18日
  • ·对医院骗保要下监管猛药    2015年08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