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区房”,很多国内家长不会陌生。实际上,“学区房”并非中国专利,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儿童享有的公共教育资源也并非平等,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却是相通的。比如在美国,为了孩子成长的“软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比比皆是。
不过,虽然美国的爸妈们也不得不费尽心思去择校,倒并不会出现像《虎妈猫爸》里砸锅卖铁买了学区房,结果户口不满两年还上不了学的“磨难”。
因为,美国人挑学区,并不只是花钱买房子这么一条路。对于不同收入人群,也都有选择的权利和途径。
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居住在某一学区内的孩子,都享有免费就读于该区公立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权利。市政府将辖区划分成不同区块,学区可具体划到每一条街、每一个门牌号,和行政区没有直接关系。每一所房子都有一个附近学区相匹配的学校。
不过,尽管美国很多家长十分重视教育,但似乎不像中国父母那样的疯狂。据纽约华人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任寰介绍,近来美国学区房热销背后,很大一部分买家是亚裔、特别是华人,基本都是为了孩子上学。
其实,根据记者观察,美国的“学区房”并非一房难求,更不是天价,不同地区行情不同,大体来说,学区房只是稍比其他地区的房子贵一些,具体情况还涉及社区环境、文化氛围、发展水平等很多因素。
任寰指出,尽管听上去美国人购买“学区房”的热情似乎与中国人差不多,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他们并不一味追求所谓的学区房,而是根据自身家庭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以纽约为例,购入一套学区房,并不是学区内最好学校的通行证。因为针对每一个住址,孩子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如果赶上口碑好、排名靠前的学校,则需要排号等待,这导致很多公立学校的等待入学人数急剧上升。为了解决“排号”问题,美国家长想出了更可行的方案。
比如,租房子就是一个替换方案。根据纽约市规定,只要家庭住址位于学区内,就可以申请在该地区的学校入学。因此,除了买房,在特定学区租房也是让孩子进入热门公立学校的一个直接途径。
不少并不富裕的美国家庭想出的办法是:先租房,后换房:先租一个房子,让孩子获得进入优质公立学校的资格,然后再购买或租住学区外更便宜的房子,以免被高房价所累。因为纽约市教育局规定,入学注册后,将不再追究学生的居住地,孩子有权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直至毕业。
对于富人来说,就读私立学校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美国的富人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一些中产阶级家庭为了避免公立学校入学的竞争,也会选择在学区之外购买或者租赁一套便宜的住房,省下房费为孩子交私校的学费。
对于“学霸型”儿童来说,考取全市范围招生的“天才班”也是一个选项。根据《纽约市公立学校入选手册》规定,只要通过笔试和综合测评,就有资格进入“天才班”,最终进哪所学校由抽签决定。即使在抽签中落选,也可以分配到不错的学区。可以说,“天才计划”给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个接受更好教育的希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