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就业”先不要急着棒喝

2015年08月04日 06:58   来源:光明日报   王丹

  近来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毕业后先不马上工作,也不继续深造,而是准备先在家休息或外出旅游、支教,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他们被称作“慢就业”一族。这就意味着,“毕业就工作”将不再是毕业生的“标配”。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选择“慢就业”有着些许被迫的无奈。毕竟当前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依旧严峻,部分学生不得不延缓就业。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慢就业”则是他们主动的选择。他们并不是“被剩下”,而是主动剩下,“以退为进”。面对质疑声,不少“慢就业族”回应,“慢就业”并不是说不就业,而只是给自己在就业前多留出一个短暂的休整期。他们希望利用这个“准就业”期来思考和积累,进一步认清自己和社会,走好个人职业生涯和人生之路的第一步。

  “慢就业”虽然目前仍属“非主流”,但它和任何一种就业观念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青年的就业观念也不断变迁,从最初的服从分配转变为走向开放再到自主择业。我们可以看到从“毕业就工作”到“毕业去创业”“先就业后择业”的转变轨迹。而“慢就业”正是这条转变轨迹新生发的一个枝丫,之前它一直若隐若现地存在,现在得以壮大到一个“族”的规模。可以说,“慢就业”的出现和蔓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侧影。

  变革的年代,需要多一份包容。对于“慢就业”这种看似逆潮流的“任性”,也不必先急着进行道德谴责,扣上“啃老”“逃避责任”的帽子一顿棒喝。对于不盲目、不盲从的理性“慢就业”,反倒要给予理解。谁说这段特殊的“放空期”里,就一定不会有李安式或者伍德曼式的“彩蛋”呢?李安当初毕业后“赋闲”在家6年,期间的坚持和沉淀成就了他之后电影梦的“奇幻漂流”;伍德曼也正是在其第一次创业失败后的冲浪之旅中,无意间找到了自己第二次创业的兴趣支点,之后世界上多了一家传奇的科技公司——GoPro。

  在追求效率、时间至上的“快”时代,我们总以为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节拍上,而且步与步之间不踏空,这样才叫努力,才不会掉队。但如果你连方向都没有选好或选对,就算你走得快如上紧的发条,有何意义?有些时候,表面上的“退”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进”,“快”与“慢”的变奏,本就因人而异、各有调性,何不大方给予对方尊重和包容?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