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市场上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单日付款如果超过5000元就无法支付。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中的单日限额仅针对使用支付账户“余额”付款的情况,而通过支付机构提供的跳转商业银行网关支付或银行卡快捷支付方式,并不受此限额限制。(8月1日《长沙晚报》)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简单地说就是第三方支付方式。根据央行出台的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的额度受到了限制,无论是综合支付也好,还是消费支付也罢,超过限额之后,就只能走银行支付的路子,虽然银行支付不会受限,但其方便性却大打折扣。
央行的初衷很明确,在时下网络支付安全性存在严重威胁、且有大量案例作为佐证的情况下,限制其支付额度,就能最大化保障资金的安全。以支付宝为例,绑定邮箱、绑定网银、快捷支付是支付宝的三大潜在安全问题。很多支付宝用户将电子邮箱作为账号,一旦邮箱被攻击,支付宝交易记录等邮件也会随之泄露,密码被盗的概率也会更高。也由此,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盗刷案例,使得公众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产生恐慌。
所以,央行通过支付限额的方式,来保障资金安全,应当说其出发点有其正当性。不过,安全只是相对的,看起来相对安全的传统支付方式,同样存在资金被盗的可能。钱存在银行中,账上却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也正是基于此,公众才对央行的限制性做法不太领情,一方面他们确实担心新政会不方便,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传统支付方式安全性的不满。
事实上,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安全性确实需要得到加强,然而同时,也要据此对传统支付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促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退一步讲,即便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实施支付限额,那么额度的多少,恐怕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更广泛的讨论,尤其需要倾听公众的意见,真正了解和掌握民众的所盼所求,找到其间的利益均衡点。归根结底,规范第三方支付未尝不可,但不能降低民众便捷支付的体验,如此新政才能获得公众的普遍性认可。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