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里子”在其公共性

2015年07月31日 07:22   来源:京华时报   舒天烈

  “里子”问题,不仅说的是地下管廊,更是一个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能不能“致广大、尽精微”,管理和服务能否给市民更大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这个夏天,雨水特别多。连续两周,网友们都乐于贴出“天天有雨”的气象预报,朋友圈也开启了“雨水刷屏模式”。这让城市“里子”的问题,再次回到社会舆论和公共政策的视野。在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回应了这样的关切。他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的确,“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面子”决定着你能看到听到什么,“里子”则决定着你能感受到什么。有网友诙谐地说,一下雨马路就成了河,很“难过”。这样的“难过”,不仅是说难以穿越,更是心里的郁闷和无奈。不管是总理要求的完善地下管廊,还是专家呼吁的建设“海绵城市”,说到底,都是要让城市更加宜居。如果把城市视为一个公共产品,那么负责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政府,有义务让这样的公共产品更加完备。

  所谓“里子”问题,不仅说的是地下管廊,更是一个城镇化的质量问题。那些低质量的城镇化,现实中已经给出了很多范例。且不说无人居住的“鬼城”,也不说奇形怪状的建筑——这些无疑都是城镇化中最显眼的残次品,只说说最切身的“小事”。某些公共设施已经不仅仅是舒适的问题,更是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样是城市需要狠抓的“里子”。如果出行可能碰到“吃人”的电梯,宅在家中可能遇到楼房垮塌,这样的城市无论如何难言质量。

  如何理解城市“里子”,其实也就是如何定义城市。城市不仅仅是人们的聚居,也不仅仅是信息、资源和权力的枢纽,更是市民社会与公共生活的形成。城市的“现代性”,也正体现于其“公共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城市硬件的公共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能不能“致广大、尽精微”,让人们在每一个细节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乐趣?另一方面则是软件的公共性,管理和服务能否变成一种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给市民更大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有人曾用旋转的陀螺,比喻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它的速度和稳定性成正比,但当速度降下来之后,陀螺就要开始在摇摆中寻找自己的方向了。的确,城镇化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量的扩张”上,下一步或许就该进入“质的提升”了,正如总理所说,这才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