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手术后感染艾滋,医院应首先担责

2015年07月20日 07:41   来源:红网   毛开云

  去年6月,河南开封市51岁女子在通许县人民医院做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术前检查一切正常,术后竟感染了艾滋。医院称可能是输的血有问题,开封中心血站称也有可能是手术刀消毒不彻底。但面对记者,血站改口说不排除有艾滋病人在窗口期献血,而此阶段病毒无法检测。(7月19日《大河报》)

  开封女子手术后感染艾滋,这责任不在患者,要么在医院,要么在血站。而医院和血站互相推诿,既是对患者的不尊重,也是严重违反医风医德的行为,甚至连起码的人文关怀都没有。患者术后感染艾滋,医院无疑应该首先担起责任。

  患者无缘无故地感染艾滋,受到的伤害和打击无疑非常沉重,理应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及时的救治。如果医院和血站有点良知和道德,就不应该首先在责任问题上互相推诿,而应该在治好患者病情尤其是心灵抚慰等问题上共同努力。患者感染艾滋,对患者而言事关健康甚至生命,而对医院和血站而言无非就是一点钱的问题,健康和生命与钱相比孰轻孰重,难道还需要世人来回答?

  医院和血站互相推诿,可能还牵扯到“帽子”和“牌子”的问题。如果责任确认在医院,或许医院领导的“帽子”、医院的“牌子”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责任确认在血站,血站领导也可能会为“帽子”担心。然而,“帽子”“牌子”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医院和血站互相推诿,是医者良心的缺失,是一切向钱看思想作祟,是政绩思维占据了上风,而“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医风医德”等美好词汇被搁置一边或雪藏起来。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伤医事件屡屡发生,主要的原因或在于此。

  君不见,有的医院患者没钱不治病,有的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治疗问题突出,加剧了看病贵、看病难,社会各界颇有微词。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作为医患关系中强势的医方,肯定应该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中唱主角。像患者手术后感染艾滋这种事情,假如医院能为患者着想,首先把责任担起来,解决患者的所有后顾之忧,至于责任到底是医院还是血站的,等待相关部门调查清楚后再确认,何愁医患关系不能改善?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方放下架子,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主动与患者沟通,做患者的倾听者和服务者;需要患者莫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医方,既要相信医者仁心,又要相信人间真情;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医患一家人、医患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给艾滋女孩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6年05月18日
  • ·“艾滋”虚惊(图)    2014年06月18日
  • ·别对艾滋纳入新生体检口诛笔伐    2014年06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