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演示海尔智能家居家电操控。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作为青岛工业“五朵金花”首屈一指的家电品牌,海尔一直是一个“不断折腾”的企业。从80年代砸冰箱来树立自己质量过硬的品牌信誉到如今“互联网+”大潮下的勇立潮头,海尔向来不惧怕自我否定和自我革命。18日,“互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这做在中国家电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触摸海尔“互联网+家电”改革中涌动的创新脉搏。
3D试衣间。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3D试衣间引发参访团成员的浓厚兴趣。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家庭安全系统,一旦发生燃气泄漏会自动报警。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易经》否卦有句爻辞“倾否,而非否倾”。“颠覆封闭局面,而不是被封闭局面所颠覆,是海尔一直探索变革的主要原因。‘倾否’不是‘倾’一次就一劳永逸,而要根据时代不断地颠覆,不断地‘倾否’,使海尔真正变成一个时代企业。”张瑞敏曾经表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而对于今天的海尔来说,互联网的时代正期待着最勇敢的水手。
海尔天樽智能空调。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海尔超低温冰箱。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海尔航天冰箱。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用户之间是零距离,所有要从原来的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这就要求企业改变生产线。海尔认为,智能制造、工业4.0的本质就是互联网工厂,并率先打造了空调最先进的工业4.0示范工厂。在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王友宁看来,“互联网工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车间概念,而是一个系统或者整个大制造概念,它有三个基本特征,核心就是抓住用户体验,实现用户个性定制可视化;第二是全流程实时互联,用户、研发、供应链、供应商全过程实时互联进行整合;第三是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和个性化的结合,就是从原来为库存生产变为为用户创造”。
3月7日,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在郑州正式投产,该工厂应用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和生产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工厂。最重要的是,在工业4.0促使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过程中,它颠覆了空调业百年制造逻辑,第一个实现了由“企业造空调”转变为“用户造空调”,开启了空调业的“人人自造”时代。
无线供电厨电。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参访团成员体验无线供电书桌。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课桌冰箱。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郑州80后裴恒夫妻就是全球首台定制空调的用户。裴先生喜欢网购,但在网上没搜到能满足他和妻子个性爱好的空调。后来,裴先生在海尔商城定制了一台他想要的带智能wifi和健康除甲醛模块的空调,他妻子则选择了额一款非常喜欢的花纹面板。选择了自己个性化的空调,裴先生夫妇还受邀在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现场见证了定制空调的生产、检测全过程。
工作人员演示手持式洗衣机。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工作人员介绍美国TM冰箱。
据了解,目前通过海尔的互联工厂,用户可根据个性需求选择是否变频、除甲醛和wifi模块,还可定制运动体育、儿童漫画和C罗等不同面板图案,也可以提出一些专属定制要求,例如将婚纱照喷绘在空调面板上。随着大规模定制发展,用户定制空间将越来越大,参与产品设计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今年1月初,海尔集团沈阳冰箱互联工厂落成,今年佛山洗衣机互联工厂和青岛热水器互联工厂将陆续投入使用,互联网定制将逐渐向海外用户开放,“互联网+”时代的家电雏形在海尔初现。
专题:“互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采访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