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成“烫手山芋”的反思

2015年06月18日 07:38   来源:红网   江文

  在西部某地,为帮助群众脱贫,一度兴起养兔热,政府整合各类资金予以支持,高峰期兔子存栏接近40万只,但市场行情急剧变化,短短5年时间,产业规模已萎缩到不足7万只。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多年缓不过劲来。(6月17日《半月谈》)

  从过去的发展经验来看,贫困地区如果只靠传统农业是没有办法解决温饱问题的,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所采用的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这样才可能使这些地方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达到真正脱贫致富的目的。所以一些基层干部说,产业扶贫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这是有道理的,照理说,扶贫项目就应该成为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眼里的“香饽饽”才对,但怎么会在一些地方却成为了“烫手山芋”,这是值得反思的。

  首先说明干部在扶贫项目的立项上用“心”不够。在国家还不够富裕的情况下,抽出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工作,这是很不容易的,基层干部需要对此高度重视,要在扶贫项目的确立上用“心”思考,确立什么项目才可能可持续发展,真正帮助贫困区的群众增收致富,这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不是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也不能看到别的对方做到很好,就不顾当地的实际,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这样把扶贫项目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急功近利行为,很可能会成为“伤民产业”,慢慢地会让群众对这样的扶贫项目敬而远之。

  其次说明干部在扶贫项目的发展上没有学好市场这一课。无论是黄连、猕猴桃、柑橘、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还是毛猪、獭兔、野鸡等特色养殖业的发展,都必须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只有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这样的扶贫项目才可能让群众增收致富。而一些基层干部在扶贫项目的发展上只重视生产环节,只管生产,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产业链建设“缺课”严重,结果是农民群众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让农村群众产不增收,甚至增产越多亏得越多,这样的扶贫项目不成为群众眼中的“烫手山芋”才怪。

  最后说明扶贫不但需要政府投入真金白银,更需要基层干部的真情投入。贫困地区的群众要脱贫致富,没有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很困难的,但只有政府的资金投入,也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年年资金大量投入,农村群众的贫困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基层干部工对贫困群众扶贫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深入,扶贫项目不接地气,罔顾当地实际,乱上马、瞎指挥,让扶贫项目成为劳民伤财的“伤民产业”,浪费政府钱财,浪费群众的时间和精力。

  贫困区群众本身就非常贫困,他们确实是再也经不起瞎折腾了。如果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扶贫项目,再整成“伤民产业”,成为群众眼中的“烫手山芋”,不但严重伤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政府形象,可谓好心办了坏事,这值得广大基层干部反思。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