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南百岁老人乞讨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随后,地方政府有保留地公布了乞讨老人的家庭情况,舆论因之反转。近日,《中国青年报》深入报道了百岁老人乞讨背后的事实,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6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然而,对背景了解得越多,我们似乎越发不能确定这一事件中的是非黑白,也越发不能对“谁让百岁老人乞讨”这个问题寻到一个明晰、简单的答案。
年过百岁尚外出乞讨,这无疑是我们社会之殇,戳中了我们的痛点。但其又是什么原因所酿成的?是地方政府放任不管、不作为吗?恐怕也不是,实际上,老人个人所享有的社保虽不多,但也足够其维持个人生计。是子女不负责任、不尽孝吗?也不能如此简单认定,老人虽然有数个子女,但均年岁已大,且各有各的难处,自身尚且难以维持。是因病致贫的医疗生态吗?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实际上老人子女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主要来自于昂贵的医疗费用,这是间接导致老人乞讨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是文化、人情的羁绊?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在报道中,老人乞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即将成年的孙子掏钱盖新楼房娶老婆,而且,令人讶异的是,老人的确通过多年的乞讨为孙子盖起了两栋新楼。
所以,单纯地认定某个原因导致了百岁老人乞讨,无法真正理解这一事件。同样,单纯地从某个方面出发寻找解决之道,也无法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百岁老人乞讨,需要在更宏大的背景中观照;解决之道,也需要在整体背景中寻求。实际上,更多的社会事件只有放在宏大背景中才能被正确理解,即如前不久引爆舆论的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就不能仅仅责备地方政府不作为,也不能简单地责备父母不尽责,而需要放在现有国家经济结构、政策环境所导致的年壮年外出打工、儿童留守这一大背景下才能理解。任何忽视这一背景的措施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反观百岁老人外出乞讨这一事件,它所依托的宏大背景,乃是由人口老龄化、因病致贫的医疗生态、男女童比例失调可能导致的未来男性婚恋紧张等等要素掺杂而成,也正是由这一宏大背景所造成的压力感与紧迫感,促使老人一再外出乞讨。如果对上述宏大背景这一“屋子里的大象”视而不见,我们就可能陷入无所适从的理解误区。
由此,这样的问题就绝非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或谴责子女不尽责任、或剖析文化的缺陷所能解决的,所需要的是整体背景的改善、整体生态的优化。在宏大背景没有根本的改变,它所显现的压力与紧张没有缓解的情况下,局部、细微的调整与个体的挣扎从整体来看恐怕无补于事,类似的事件也会一再发生。而宏大背景的调整,所依靠的,乃是整体政策环境的改变与制度的变迁。
这并非不着边际的闳大不经之言,乃是提供一种理解问题的路径,更是对未来我们所面临的困难的一种警示。百岁老人乞讨事件、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长江沉船事件等等,无不如是。我们社会必须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做好应对复杂问题的充分准备。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