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师道尊严”,最浅近的理解,就是做老师最在乎的应该是最不可或缺的尊严。历数教师在历史中所承受的磨难,最不可接受的,就是摧毁了老师最可怜的那一点尊严。回想我自己的老师,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中专的、大学的……所有能想起来的老师,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人格上值得尊重的老师,他们的容止神情,无不带有一种凛然的尊严。
虽然现在,绝大多数老师肯定也是值得尊重的,他们也有自己坚守的尊严,我们身边顺口就能说出许多令人起敬的老师;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培养教师的机制变了,愿意接受师范教育的中学生,一流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社会环境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师德低下、师范失常的老师并不罕见。我就听学生议论起他们二十年前的高中班主任,说要向他讨要当年的班会费,虽然是笑谈,但他们都知道,他们的这位班主任、高中的政治老师,因为嗜赌,不仅吞没了结余的班会费,而且还开口向毕业后的学生借钱,借了也不还……
真是说不出的悲凉,居然有如此一钱不值的老师。读一读叶圣陶的《倪焕之》,读一读柔石的《二月》,甚至于读一读钱钟书旨在讽刺的《围城》,当年的教师,哪怕是乡村教师,纵然在同事之间也会有一些低俗和猥琐的表现,但在学生面前,极少会如此一钱不值。我还清楚记得我上世纪80年代读大学的第一天,老师来到寝室看望同学,有位同学居然开口问老师收入多少,老师面孔一板,神情严肃地说:学生向老师问这个问题,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那一幕我终生不会忘记。
产生上述感慨,实在是因为获悉瑞安一所职业中专的老师,居然在学生毕业之际,向学生讨要“谢师礼”,而且在学生拿不定主意该送什么的时候,老师给学生出主意,建议学生不要送超市卡,改送油卡,原因是油卡能打折,为此,每个班级的学生要凑集5000元……(《温州晚报》)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这个学校似乎早有这样的惯例,学生毕业就要掏钱给老师送“谢师礼”,只是今年由老师帮学生出主意,从老师的需要出发,力求所送之礼,更有满足老师的需要,结果,送成了一则新闻,送成了一个社会事件。
其实,只讲实惠不讲尊严,绝非只出现在个别老师身上,当今这个社会,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看不到如此迹象?只是为人师者,是教人做人的人,它绝非寻常职业可比。老师怎么样,决定了他教出来的人有可能会怎么样;教出来的人怎么样,就有可能决定未来的社会怎么样。因此,老师是人,但不是一般的人;教师是职业,但不是一般的职业;教书是工作,但不是一般的工作;学校是单位,但不是一般的职场。
遗憾的是,现在培养教师的时候,从选拔方式到就读待遇,跟培养其他从业者没有什么区别;在学校工作,从社会地位到薪酬待遇,也跟从事其他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似乎也没有理由要求当老师的就该具有别的一些素质,就该具有别人都已经不太在乎了的尊严。如果真是如此,悲哀的就不仅仅是老师,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未来。此中的理由,估计谁都懂。
回归师道,为时尚远。先提请为人师者能够想一想,你准备拿多少尊严,去换这样的“谢师礼”?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