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夜巡队员强奸女子是一场信任危机

2015年05月29日 07:37   来源:红网   童其君

  5月20日,是许多人眼中表达爱意的甜蜜日。可对小芳(化名)而言,却像一场噩梦。那天,她到漳州南靖见男网友,网友突然离开,留她一人在路上。后来,4名夜巡队员以网友涉嫌传销为由,将她带走。没想到,她没被带到派出所,却被其中一人拉进偏僻的小树林,惨遭强奸。奸污她的,是南靖山城镇综治夜巡队队员卓某。昨日,卓某已被南靖警方提请逮捕。(5月28日台海网)

  警察是社会正义的化身,是公序良俗、百姓安全的守护神。“有困难找警察”曾寄托多少人民信任和百姓期待,更何况许多优秀警察都有主动帮民解忧、不坐等群众求救的不俗表现。在当前警力仍然有限的情况下,城镇综治夜巡队作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的一支新生辅助力量,是“群防群治”力量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发现犯罪行为,保护市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

  而城镇综治夜巡队队员卓某的第一岗位就在“夜巡”路上。身为夜巡队队员的卓某,本应对小芳赴漳州南靖见网友落单提供应有的帮助,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小芳拉进偏僻的小树林强奸。夜巡队队员卓某的行为着实有损“保护神”的夜巡队队员形象,也使公众对执法者的信任大打折扣。“女子5·20赴漳州南靖见网友落单遭夜巡队员强奸”的新闻事实也许只是个例,但这也尤其刺痛人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好在,5月27日,南靖县公安局以卓某涉嫌犯强奸罪,提请南靖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但夜巡队员强奸女子,对社会的心灵创伤,不会因为强奸者被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而消弭风平浪静。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当地警方的人心危机,信任危机。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一名夜巡队员强奸女子比10名地痞流氓强奸女子更值得警惕。如果是一个社会人员或者地痞流氓强奸女子,人们也会愤怒,但仍会对这个社会抱有希望,而被称为群防群治力量之一百姓安全的守护神的夜巡队队员,却对女子实施暴力强奸,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会让人们对这个美好的社会失去信心。

  多行不义必自毙。执法犯法,强奸女子;提请逮捕,咎由自取。诚然这只是一起个案,这也提醒我们,在选择警力的补充力量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让这样抹黑保护神形象的蛀虫进入群防群治队伍。当务之急是各地公安部门要着眼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和群众安全感,通过明确夜巡队队员的职责任务,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把夜巡队队伍打造成加强治安防控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