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改变大机器生产时代的人才观

2015年05月20日 07:03   来源:长江日报   李杏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25年将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届时,“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中国制造业,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一国家级的顶层规划无疑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

  中国制造要实现突破,必须找准差距,看准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技术上不能实现独立自主,是目前中国制造升级的最大短板,而归根结底还要依靠人才。

  制造业在转型,人才的观念也将转型。我们以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衡量人才,那是当时制造阶段的人才观。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大量购买引进国外技术与设备,中国工业短期内迎头追赶,如何最快学习、引进、转化西方技术,是当时的人才需要。在工业基础薄弱阶段,“引进模式”,展现出了显著的后发优势,但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制造业已经无法满足于跟随国外技术。要真正掌握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唯有靠独立自主的创新与研发,所以,今天也需要新的人才观。

  新的制造业格局,不再是依托“人口红利”的。以前,产业发展塑造人才,今天,更加需要的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包括各种职业训练之中,塑造优先于产业发展的人才,这是一种前瞻性,其实,归根到底,是让现代中国人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成为现代、新型经济形态的坚实支撑。

  今天是一个智能化时代,市场在分化,人的需求变得个性化,现代制造业,也就不再是简单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今天谈创新,谈人才,意味着人的大脑首先被激活,社会更有活力。在现代制造业的道路上,人和机器、流水线、标准工件的关系将改写了。人才不再是简单依附于产业的人力配件,而是有充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人才的定义也将更加宽泛,位居产业顶端,或是处在简单劳动环节,都将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发挥,大生产、小生产,都靠人才推动。

  中国制造走向智能化,必然要有大量高级“蓝领”作为坚实的人才支撑,这些“蓝领”,以前被简单认作“技术劳工”。甚至,以前所谓的一些“简单劳动者”、“人口红利”,将慢慢转变为“制造业人才”。传统的制造业,流水线弄好了,一切就是重复劳动,现在不一样,每一个环节都要投入劳动者的想法、创造力,这就是智能化时代的特质。“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发展的宏大前景,但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提升只有以标准化、批量化为特征的大机器生产。制造业的升级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为人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要充分满足人的多方位需求,个性化的小生产也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需要人才。

  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为本的理念背后,既需要人,也为了人。制造业的升级,不仅要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也将让制造业摆脱高强度、低技能劳动的传统印象,成长出面貌一新的制造业从业者群体,让人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