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复读,是人才观导向有问题

2015年06月30日 07:28   来源:红网   罗立志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现在读来满是正能量、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联,对来自甘肃兰州的贾磊来说,意义非凡。今年已经大学毕业的他说:“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高中应届毕业的很多同学已经比我提前工作了3年,有的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了,不少已经成家的同学孩子都可以咿呀学语了,而我才刚步入社会。总觉得自己丢失了3年。”他说,回想起几年的复读生活,他只记得每天都在埋头书堆,背历史、政治或者做永远做不完的各科的模拟题。(6月28日《工人日报》)

  对于复读,我也是深有体会,提起复读,感情复杂。自己的外甥也是复读了两届,才考上中南大学信息自动化系专业,上了重点。其实,他应届就上了二本,他没有填写志愿;复读第一年,与重点相差1分,填报长沙理工大学,过了线却没有被录取。复读第二年,多次获得了学校的第一名,可是高考时,没发挥出来。

  复读是怎样的生活,我是耳闻目睹的。教室里,课桌密密麻麻,课桌上的书籍堆得高出了坐着的同学的头部。复读生每天两点一线,教室与寝室里生活,在书山里度日子。可怜了这些复读生,一心扑在学习上,那样单调,他们却是志向坚定。

  复读的生活是孤独的,特别是精神上。“尽管在同一个教室里满是一起战斗的同学,可大家沟通并不多,除了邻桌几个同学关系比较要好,复读一年下来,坐在最前排和最后排真有没说过一句话的。”

  复读这么艰苦,压力这样大,还是有考生愿意拼搏,而且复读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近年来,各地参加高考人数虽逐渐下降,但不少地区复读人数却正在增加。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4年全国高考复读生占考生总数比例总体增加,仅湖南省,全省考生37.8万人,其中往届生5万人,复读生比例超13%。而历年高考大省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复读比例同样不低。

  笔者以为,复读成风,还是人才观导向有误造成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高,家长对时代的发展趋势没有把握好。现在,沿海地区对职业教育人才需要多,找本科生容易,找职业技能人才难。如果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实际水平,唯能力不唯文凭,复读的就会减少。家长要给学生减轻负担,老师要开明,不能鼓励学生复读。有些复读学校的老师唆使学生复读,为的是给自己找生源。有些上了二本线,甚至于一本线,也在复读。

  复读一年,甚至于两年、三年,其实是浪费时间,增加压力,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读二本、三本、专科,照样也可以成才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历高,并不等于水平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