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复读成状元,用不着惊呼和赞赏

2015年06月26日 10:14   来源:大河网   钱桂林

  24日晚上12点左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高校招生办的老师先后打来电话,力邀湛江理科状元周晓畅报考他们各自的学校,并问她想上什么专业。周晓畅今年19岁,在今年高考分数为696分,勇夺湛江地区理科冠军。其实在去年,她已经参加了高考,超过了重点分数线,但因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学府,选择了复读。(6月25日中国江苏网)

  真的挺敬佩周晓畅的,去年高考已超过了重点分数线,但她选择了复读,今年一举成为湛江理科状元。这“状元”的牛皮可不是吹的,她的确很有实力,也获得了她的成功——北大清华争着向她伸出橄榄枝。不过,周晓畅的“成功”最好别复制。

  首先,周晓畅的“成功”很难复制。选择复读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复读对学生而言,尤其是有着强烈的个人奋斗目标的学生,心理可谓亚历山大。周晓畅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其他的复读生能承受得了吗?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再者,周晓畅的“成功”不能复制。一者,复读生侵占了应届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国,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还是相对较为紧张的,不少学生只能望“名校”兴叹。周晓畅去年已达重点分数线,她选择复读,由于她实力骄人,有望给所在的复读学校和教师带来惊喜,故而教师在平时的学习辅导中对她会特别倾心和尽心,这无疑占用了部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对应届生有些不公。二者,不少优生因为没有考取理想中的名牌大学而选择复读,会形成一种不好的社会导向——唯“名牌大学”是瞻,不达目的就不罢休。倘若这一心理成为一种扭曲的社会潮流,那些非重点院校甚至高职学校还有生存的希望吗?

  周晓畅选择复读,这是她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周晓畅选择冲击北大清华,这是她的理想,我们不该说三道四。问题是北大清华真的那么有吸引力,以至于铤而走险的去选择复读?

  个别媒体在报道状元周晓畅时,流露出的是一种惊呼与赞赏的态度,这对社会所形成的冲击波是相当巨大的。平常一些去看“学子复读成状元”,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理性起来、成熟起来,如果老是被冲动和功利所裹挟,那样会很可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