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旅客列车硬座何时迎来“软”时代

2015年05月13日 10:28   来源:中国江苏网   雪玲

  前段时间,我乘坐火车远途出行一次,2000公里路程,列车运行20多个小时。提前好几天也没买到硬卧票,只好买了硬座票。前半夜还好一点,到了后半夜,整个车厢所有乘客都昏昏欲睡。但列车座椅靠背竖直,有的上部还略有前倾,让乘客头部、上身重心不稳。(5月12日人民日报)

  在旅客列车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硬座车,由于座椅舒适度差等问题经常受到被人们吐槽,而“绿皮车”更是让人觉得无法忍受。有网友调侃,“坐过最远的一次75个小时的绿皮硬座车,整个人都不好了,回家睡觉时还有一种整个人在火车中晃动的感觉”。

  在网友们的吐槽声中,确实暴露出铁路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漏洞问题。首先,从人体力学的角度出发,直立靠背不符合人体脊柱的“S型”曲线,在长时间乘坐的过程中,受力集中导致人体酸痛。其次,从座椅材质的角度出发,普通硬座车的材质以铁板为主,外面包裹着一层人造皮革,座椅是由一点软质物填充在内。这样的材料无法给人体良好的支撑,舒适度欠佳。再次,从座椅大小的角度出发,体型较胖的人乘坐会显得拥挤。对此,有很多人建议铁路部门将普通旅客列车的座椅进行调整,改为和汽车相似的后靠式座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舒适程度,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座位长度不够或者自己的脚踢到对面的人的尴尬问题发生。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建议进行更改,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第一,从车厢定员的角度来看。“新空调快速”列车的座位数为118个,绿皮车的定员为128个,如果更改单排座椅,定员可能会削减一半左右。这在法定假期、春节期间等人群出行高峰期是无法承受的。如果造成因载客量不足导致旅客无法出行或滞留,这个后果的严重程度是无法想象的。第二,从售票价格的角度来看。一旦将硬座车的座椅进行大幅更改后,售价必然会提高,这对于个别旅客群体(例如进城务工人员)来说,是不合理的,他们更加需求的是票价低廉和设施舒适的并存。所以,如何来解决由座椅舒适程度带来的相应问题,仍需要铁路部门的发散思维和技术革新。相信一定有可以既可以满足旅客对舒适程度的要求,又不过于提高成本的解决办法。

  自铁路总公司推行“三个出行”政策以来,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出台,相应对于硬件设施上更换和革新的脚步也在逐渐加速,相信广大旅客应该都能够体会铁路部门其中的辛苦付出有多少。希望我们在指责的时候,能够为铁路部门多多考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厦门公交站座椅变矮折射不作为    2015年08月13日
  • ·火车座椅上为何没有头枕    2013年02月18日
  • ·出租车要不要恢复白座套    2014年11月15日
  • ·让公园多几张椅子也是民心工程    2016年03月3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