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医闹遗书”当阻“焦虑发酵”

2015年05月13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商旸

  对话起,则对抗息。最怕就是你不说、我乱想,一紧张,就对抗,疑惑发酵成焦虑甚至撒狠

  动一例结石手术,却留下一封“医闹遗书”,说如果手术出了意外事故死亡,得让医院最低赔偿30万,否则尸体决不能出医院门。所幸的是,这一幕并没发生,手术成功,人顺利出院了。

  人虽出院,可事情却开始不断发酵。梳理大家的议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心寒。替医生鸣不平,这不存心讹人吗?要求把这类患者“拉黑”,以后得病也不给他看!另一类是心酸。遗书背后有可怜悯之处。可以设想,上手术台前,这名年逾六旬的老人心中得多焦虑啊。

  事很极端,本不足论;大家议论纷纷,主要是它触碰到了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医患信任。摘结石写“医闹遗书”的不多,但看病、动手术时有疑虑的恐怕不少。这个事,倒是一个思考降低医患信任成本的契机。

  办法之一是“缩地成寸”。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医生处在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一端,患者处在茫然无知的另一端,本来就容易引发疑虑。那么,正确的做法是缩小这个距离。要缩小距离,医生得告别“知识的傲慢”,诊断时、手术前,耐心解释病情状况和诊疗方案;患者也得放下“权利的滥用”,不要简单地认为“花了钱就是上帝”,稍不如意就揣度医方蓄意欺诈。双方理性而平和地对话,距离就能缩短。对话起,则对抗息。最怕就是你不说、我乱想,一紧张,就对抗,疑惑发酵成焦虑甚至撒狠。

  办法之二是“不搞乱炖”。医学有局限性,风险也客观存在,不是得了病都治得好;但这与因医方的主观疏漏、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之间,边界应尽可能地清晰。正常的“治不好”与非正常的“治坏了”,不能变成一笔糊涂账。否则,疑虑肯定难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判定机制。判定主体要中立,判定程序要客观,认定过程要讲证据、重事实。就像足球比赛,虽然也有判罚争议,只要保证裁判公正、规则公平、裁决公开,信任危机便不会严重。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医患信任成本过高,是社会信用成本过高的一部分。陌生人社会里,一次性博弈增多,对信任提出了严峻挑战。支付宝就是用一套约束机制来保证信用的发明。除了运用好约束机制,还要注意文化的熏染、道德的涵泳,一点点做起,筑牢信任的大堤。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