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解读手术室“索赔遗书”

2015年05月12日 09:06   来源:中国江苏网   徐大发

  5月8日,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在手术室捡到病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如果手术意外导致死亡,医院最低赔偿30万元,否则遗体不移出医院大门。昨天下午,汨罗市人员医院办公室主任蔡月表示,医生对患者手术前的心理表示理解,不会对该事进行深究,以后也将对患者手术前加强心理疏导。(5月11日《京华时报》)

  想必医生看到这份遗书,内心拔凉拔凉的。正如一位医生所感叹的:术前只想着怎样全力做好手术,帮病人解决病痛,而病人术前却想着怎样让你赔钱、赔偿款怎么分。好像医生的倾情投入与患者的感情回报极不成正比。手术室“遗书”好像是在演绎着农夫与蛇的关系,这个病人真该谴责,有违最起码的做人道德。

  但细想又不尽然,手术室“索赔遗书”也蕴含着合理的成分。

  以前的医生都崇尚悬壶济世精神,救死护伤视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但曾几何时,医院医生拿病人“开刀”多有利益驱动的勾兑。大病处方,医药虚高,拿“红包”现象,绝症病人就医以美丽的谎言使其最后“人财两空”。而且医疗事故频频发生,医患矛盾不断升级……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负面影响。

  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难免会因为社会的不良医患矛盾而受到影响。可以说,“索赔遗书”是一种最朴素的表达维权诉求的表现。

  再说,遗书中从容安排后事,既有对亲人的不舍与牵挂,也有面临“大限”到来的淡定。要求办丧事总费用不超过3万元,不唱戏,不搞乐队,时间不超过5天,这正是一种丧失从简的风尚追求,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也是术前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和医疗方案及效果的宣传不够到位所致。很明显,老人对自己的小手术认识很不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以为病情很严重,一旦上了手术台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医疗是要讲究配合治疗的,从这点来说也是医生与患者沟通不够的表现。可不可以说,老人的“索赔遗书”无意中造成了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减压的效果,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医生大可不必为这样的“索赔遗书”而心寒,要多反思改良医患信任关系的努力“良方”。就算有这样的遗书,也不是等于就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得用证据和法律说话,可以对薄公堂的。面对医疗事故,面对医患矛盾,医生要加强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可以努力去举证责任倒置。在良好关系土壤上的患者,如此写“索赔遗书”的毕竟也是少数。退一步讲,就算出现了这样的“索赔遗书”,不妨权且当作一种舆情试纸吧。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