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遗书是医患恶化下的负面想像

2015年05月12日 10:57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11日,一条微信引爆了朋友圈,然后扩散到整个网络: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医生在手术室捡到一名60多岁的男患者的遗书,患者在遗书中叮嘱子女,如果手术意外导致死亡,必须索要不低于30万元赔偿,否则遗体绝不移出医院大门。患者甚至对赔偿款的分配做了详细的安排。(《重庆晨报》5月11日)

  一边是医生的不遗余力,想着法儿救死扶伤,一边是患者作好了最坏打算,并谋划着如何“以死索赔”。一封意外掉落的遗书,把患者的这种防备心态暴露无疑,也让医生们倍感心惊肉跳。好在手术顺利一切都没有发生,但作为医患关系恶化的注脚,索赔遗书已成患者负面想像的鲜明标签。

  医生或许感到有些寒心,也有些委屈,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地位弱化”的证明,并由此放大“医者不易”的悲情。然而,任何现象都不会凭空无故的产生,索赔遗书的出现,不过是患者“最大恶意想像”,一方面其受着某种现实规则的影响和引导,才会如法炮制去效仿;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了更好的救济通道和解决途径,于是便采取了“医闹求解”的办法。

  众所周知,任何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小手术造成的死亡”在实务中并不鲜见,除了正常的误诊率,还有“医生手术中打手机”、“老汉做阴道检查”等各种隐形成本,都足以增加手术的意外。“站着进去,躺着出来”的结果,并非全是“病重难医”,绝大多数还是医疗事故造成的意外事件。医疗逐利或许只是表象,患者在付出较高的成本之后,却无以获得安全保障,对粗制滥造的医疗水平的焦虑,才是索赔遗书产生的根本。

  而事态的最终走向说明,化解“索赔遗书”式的医疗风险,杜绝医闹产生的各种隐患,最终还得“问诊求医”,以做好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和形象作为基础。很显然的是,医患之间在地位上极不平等,囿于医疗的专业属性以及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在利益的博弈中,医方一方处于强势而患者处于弱势,再加上正常的维权通道不畅,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可信度受疑,侵权责任和意外伤害险没有发挥兜底作用,才使得“手术与遗书同在”。你可以说“患者的心变坏了”,可这样的“心病”又靠什么来治疗呢?

  其实,医患关系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糟糕,遗书的产生或许只是负面影响下的效仿,或者并非出于真心。更何况,当事人有这样的想法与计划,一旦真的发生了医疗意故,出现了意外事件,其家人也未必就会采取“医闹”的办法。因而对于此事,“理性”与“理智”是最重要的情绪选项,也是解决类似问题的心理基础。因为医患关系的改善与优化,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参与和付出,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与尊守。否则如同“路怒症”一样,大家都患上了先入为主的怀疑症和恐惧症之后,不信任缺乏调解和缓和的基础,索赔遗书就会成为负面想像的催化剂,在把医患关系推向深渊之时,导致社会信任的加速崩溃。(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