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户口续命”需要的不只是特事特办

2015年04月27日 07:39   来源:华西都市报   舒圣祥

  39岁的吴树梁,祖籍河南信阳,2012年被评为“深圳优秀保安员”并获得入户指标,2012年底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治病花光了全部积蓄,唯一可能留给妻儿的礼物是:深圳户口。儿子已经随迁入户,妻子的户口却因政策更改,要到2016年6月才能入户。虽然癌症带来的剧痛让他觉得生不如死,但他提醒自己不能放弃:如果他在2016年6月之前离世,不仅妻子没法入户,儿子也面临被退回原籍的风险。(4月26日《新京报》)

  吴树梁2012年年底确诊,2013年6月拿到户口,他自己算过账:如果晚半年得病,就能省下20多万医药费,因为深圳户口可以报销。疾病让他一贫如洗,街道想为他办低保却办不下来,因为必须一家三口全是深圳户口才能办低保。同样的原因,廉租房他也没资格申请。

  去年,深圳将配偶随迁入户的年限由两年变为三年;看似只延长了一年,对吴树梁的影响却是致命的,他必须想办法多活一年,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最牛的编剧大概也绝想不出这样悲戚的情节,让一个时刻被病痛折磨着的生命为一纸户口而“生不如死”地活着。本来,悲剧可以更为单纯,疾病就只是疾病而已;可是,户口的牵绊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本就不幸的家庭更加不幸?

  在我们的语境里,当悲剧被媒体报道进而引发关注,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突破既有规则的“特事特办”。事实上,深圳公安机关也正有这样的考虑,只因吴树梁在派出所工作的协警身份,而担心外界舆论指责。其实,舆论也是理性的,公安机关倒不必有这样的忧虑,只不过“特事特办”的确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且不说“特事特办”是否符合依法治国理念,也不说还有更多可怜人同样需要“特事特办”,关键是它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和制度性解决的可能。

  “为户口续命”真正需要的不是“特事特办”,而是制度性的反思与补救;户籍改革虽然已经启动,但剥离附着于户籍之上的特权福利,仍然有待提速。比如,为什么报销医药费、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必须要求一家三口全是本地户口?利用大数据监测公民事实居住,进而据此发放福利,真的很难做到吗?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