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建的农家书屋咋成秃子的木梳?

2015年04月24日 13:29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这几日,围绕“世界读书日”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而在中国广大农村,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造的60多万个农家书屋也深入了千村万乡。这些农家书屋的“生意”如何呢?据新华网报道,记者走访一些地区的农家书屋后发现,许多书屋唱起“空城计”,根本没几个农民来读书。国家花大力气建设的书屋竟然成了秃子的木梳——摆设,是农民压根不爱读书吗?或是这项政策不合农民的意?还是地方上的具体执行出了问题跑了偏?

  说农民不爱读书显然是不成立的,不论是种植养殖的专业书籍,还是计算机和政经文化类图书,在农村市场的销量都不错,农民绝对是最爱阅读也最懂的读书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一群人。是政策不对路?自然也不是,图书下乡工程可是让广大农民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也有许多书屋人气极旺,吸引了众多农民读者。那究竟为啥有的农家书屋就门可罗雀呢?问题恐怕就出在一些细节上面。

  农民的确爱读书,但要读的是跟自己阅读口味相匹配,或者对他们的生活和劳作有实际帮助的书,而有些书屋的图书配备情况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农家书屋,面向的是农民,你弄一些都市白领和商界精英爱看的书放在那给谁看?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低价从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积压滞销的图书,你是把农家书屋当“垃圾站”吗?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你却摆放者不少“过时”的科普书籍,谁会来借读?不因地制宜,在北方地区农家书屋放些如何种植热带作物的书,在干旱地区的书屋放置养殖淡水鱼的教材,你是在搞笑吗?

  平日里,我们总是嘲讽有些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可看看某些农家书屋的做法,简直是“头疼医脚,脚疼医臀”。严重脱离农村农民生活实际的话,建再多书屋,摆放再多图书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更可笑的是,面对上级部门的检查,竟然还有书屋花钱“雇佣”临时演员,来书屋中扮演“读者”,以此蒙混过关。好好的农村书屋,成了某些人“刷政绩”的工具,管理者如此心态之下,能把书屋办好才是怪事。

  想搞好农家书屋,让国家财政的巨额投入不至于打了水漂,必须从农民的实际阅读需要出发。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不能“我有什么书你就看什么书”,而是应该“你想看什么书我就给你找来什么书”。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去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决定书屋提供什么书籍,变强塞硬送为按需供应,这才是把建设农家书屋的钱花在了刀刃上。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