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如何阻断抗生素污染儿童

2015年04月23日 08:43   来源:中国网   张田勘

  一项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1000多名8-11岁的学校儿童尿中抗生素的生物监测证实,平均两名儿童中就有1人体内含有抗生素,具体表现为,1种以上抗生素在尿中被发现的频率为58.3%,至少两种及以上抗生素或抗生素类别在尿中同时发现的频率分别为26.7%和23.5%,而且在一份尿中最多同时能检测出4类6种抗生素;尿中抗生素总浓度之和在每毫升0.1-20纳克之间的尿样占47.8%,部分尿样抗生素浓度超过每毫升1000纳克。

  滥用和施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已经成为摧残花朵(未成年人)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污手,而且有的抗生素显然是养殖业专用。但是,这还不是摧残花朵仅有的污手,那些隐藏的污手还包括各种重金属、农药和化肥等。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表明,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此外,这些年来中国化肥、农药用量相当大,生产和使用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比世界发达国家低15%-20%。

  儿童体内普遍存在低剂量抗生素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种影响只是可能看到的检测出来的在人类医用、兽医学和养殖业中频繁使用的18种抗生素抗生素,但实际上在我国水环境和食品中,已经发现的抗生素有近70种,不少抗生素不在实验检测范围之内。因此,现实生活中,儿童受到更多种类的抗生素的污染,这些抗生素残余的影响会起到共振作用。

  50%以上的儿童体内存在一种抗生素也意味着,未来,不止是他们在生长发育时可能受到影响,而且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的上升,因此,一旦他们生病时,会陷于药物无效或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怀疑,儿童体内存在抗生素与其发生炎症性肠道疾病、儿童哮喘、肥胖和肿瘤形成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研究结果才能确认。

  不过,现在能确认的是,如果体内残存抗生素,则与结石的形成有关系。因为,服用某些抗生素期间补钙,容易引起结石。如头孢曲松的代谢物与体内钙离子结合形成晶体,长期服用会在胆囊和肾小管沉积,可能出现结石;甲硝唑与钙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性沉淀,增大结石风险。显然,这些情况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因为他们并没有生病,也没有服药,但体内居然有抗生素,就有可能让他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大量补钙下造成结石的后果。

  如果儿童未用药就因为环境污染而在体内存在抗生素,更容易产生遗传扩大效应。这种效应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细菌耐药性的遗传,可以通过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产生,这些方式包括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及原生质体融合等。另一方面,在儿童体内出现抗生素并招致细菌耐药后,也可以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成人之后的生育而把体内残存的抗生素及细菌的耐药性遗传下去。这种遗传显然不只是家族性的,而是全民性的。

  因为,即便只有一些儿童体内有抗生素而慢慢导致了细菌的耐药,由此形成了耐药的优势菌株,就会影响到所有人。因为,环境中的耐药优势菌株出现后能转移和扩大到所有的人身上。即便以前一个从未在体内出现过抗生素或从未用过青霉素的孩子,现在一旦感染就需用上千万单位的青霉素。而在40年代青霉素刚使用时,几十个单位剂量就可以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不过,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是,这种摧残儿童健康的污手是中国的农业,已经成为我国超过工业的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正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另一方面,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也相当惊人,如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置等。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面污染现在是谁也管不了。从儿童体内出现抗生素来看,显然是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到底由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还是由环保和公共卫生部门来管理,或者是,多个部门都能管,但又陷于政出多门或各执一词,谁都管不了或管不好的局面。

  要让花朵不再被看不见的污手摧残,应该有管事的人和有效管理的措施出来了。?

  ?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