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降准 为调结构赢得时间

2015年04月21日 08:19   来源:羊城晚报   张燕

  央行昨日宣布,自今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准2个百分点……

  正如大家所料,央行的这一动作,显然是对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的回应,只是比很多人的估计时间要早。此次较市场预期相对提前的降准,是不是意味着一季度经济表现不太乐观?

  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至少,一季度的增速没有低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同时,就业数据依旧表现不错。李克强总理多次表态,其实只要就业不出现大问题,低一点的增长又何妨?从目前形势看,就业压力还远低于2008年下半年。而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尽管提出多年,但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相对精准、有效,结构性政策是本届政府货币政策的常规手段,这次也不例外。回溯一下便知,经历了2008年“放水”之后,动辄全面降息降准,是本届政府要竭力避免的。即便日本和欧盟等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国务院和央行依旧数次表示,更大规模的刺激、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要指望。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通过释放流动性投资保增长当然是一条路,而且合理的投资也是需要的,但应有度。客观而言,与2008年推出“4万亿”时相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性债务增加,全社会整体债务率升速较快,M2甚至超过了美国,货币供应量基数已经很大。如果为了所谓的稳增长,贸然过度刺激,只会造成产能过剩加剧,触发债务风险——这是关心中国经济健康成长的人所担忧的。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增长快慢的问题,而是结构上的问题。简单的刺激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如果未来经济增长继续滑坡,结构调整却没有太多作为,那无异于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因此,只要就业稳健,即便进一步调低GDP增速预期,都能为结构调整创造空间。此次有区别的降准,为市场提供了1万亿元以上的流动性,为稳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接下来,应两手抓,一手抓稳增长,一手促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